山区耕地边际化及其政策启示——以贵州省仁怀市为例(英文)

被引:15
作者
赵宇鸾 [1 ,2 ]
张蒙 [2 ]
李秀彬 [1 ]
董顺舟 [2 ]
黄登科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耕地边际化; 驱动因素; 政策启示; 山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山区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关系到区域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研究山区耕地利用变化意义重大。采用土地空间数据、农户调查和统计数据,分析了仁怀市2005-2011年耕地边际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6年间仁怀市有3095.76 hm2的耕地向林地、自然保留地转移,占耕地面积的5.45%,耕地边际化特征显著。2)山区耕地边际化受地形、劳动力、经济等因素影响。坡度大的耕地更易发生退耕,仁怀市发生边际化的耕地中坡度>15°的占62.26%;山区乡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率和农民年人均收入越高,耕地边际化发展速度越快;经营效益低是耕地边际化的根本原因。3)耕地边际化有利于山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但导致坡耕地低效利用,应探索一种达到发展生产和保护环境双赢的坡耕地利用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山区耕地边际化特征及其动因与政策含义 [J].
邵景安 ;
张仕超 ;
李秀彬 .
地理学报, 2014, 69 (02) :227-242
[2]   1960-2010年贵州省喀斯特山区陡坡土地利用变化 [J].
张跃红 ;
安裕伦 ;
马良瑞 ;
李雪 .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 (07) :878-884
[3]   华北平原“杨上粮下”现象的驱动机制——以河北省文安县为例 [J].
赵宇鸾 ;
李秀彬 ;
辛良杰 ;
郝海广 .
地理研究, 2012, 31 (02) :323-333
[4]   森林转型、农地边际化与生态恢复 [J].
李秀彬 ;
赵宇鸾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10) :91-95
[5]   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 [J].
蔡昉 .
经济研究, 2010, 45 (04) :4-13
[6]   对加速城镇化时期土地利用变化核心学术问题的认识 [J].
李秀彬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 19 (05) :1-5
[7]   近年来我国南方双季稻区复种的变化及其政策启示 [J].
辛良杰 ;
李秀彬 .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 (01) :58-65
[8]   三大历史性变迁的交汇与中国小规模农业的前景 [J].
黄宗智 ;
彭玉生 .
中国社会科学, 2007, (04) :74-88+205
[9]   对中国农地边际化现象的诊断——以三大粮食作物生产的平均状况为例 [J].
刘成武 ;
李秀彬 .
地理研究, 2006, (05) :895-904
[10]   农地边际化的表现特征及其诊断标准 [J].
刘成武 ;
李秀彬 .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02) :106-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