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发模式的主要弊端评析

被引:9
作者
黄聚云
机构
[1] 上海体育学院体育社会学系 上海
关键词
体育社会科学; 理论研发模式; 弊端; “浮萍式”研究; “扎根式”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81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4 ; 0403 ;
摘要
传统文化中某些消极因素的影响、体育学科体系的稚嫩、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体系的薄弱、体育科研队伍整体水平的偏低,以及体育科研体制的不健全等,导致我国体育社会科学在理论研发模式上出现了:研究主体的片面理性、研究目的的过度功利化、研究过程的肤浅与急进、理论构造上的根基薄弱等诸多弊端,这已严重阻碍了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理论创新的能力。提出应抛弃肤浅、功利、低水平重复、“浮萍式”的理论研发模式,采用注重微观实地考察和社会实验、“扎根式”的理论研发模式之观点。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9 +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关于体育学科学术规范的若干思考[J] 周伟良 体育文化导刊 2005, 03
[2]   对体育科学研究中质的研究方法的探讨——一种更加注重程序化、情景化的研究方法 [J].
章岚 ;
许小冬 ;
赵开强 .
体育科学, 2004, (07) :1-4+11
[3]  
社会心理学教程新编[M] 冯钢;王小章主编;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4,
[4]  
三国演义[M] [明]罗贯中著;戴敦邦等绘;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1,
[5]  
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 陈向明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6]  
社会研究方法教程[M] 袁方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7]  
自然辩证法概论[M] 国家教委社会科学研究与艺术教育司 组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