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流化床煤燃烧/热解双反应器压力分布的实验研究

被引:6
作者
王志锋
梁鹏
董众兵
毕继诚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西太原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3] 山西太原 安徽理工大学化工系安徽淮南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煤热解; 提升管; 立管; 压力分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K229 [各种类型锅炉];
学科分类号
080703 ;
摘要
实验测量了一种新型的循环流化床煤燃烧/热解冷模反应器中提升管及立管内的压力分布,其中提升管的内径为100mm、高为6m;立管内径为44mm、高为3m,热解室的截面为200mm×200mm、高为770mm。分别考察了提升管内的表观气速Ur、循环量Gs、加到热解室内的松动气量Qa以及初始装料量G等对系统压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立管底部阀门开度不变的情况下随着Ur的增加,提升管及立管内的压力梯度都趋于减小;在提升管内表观气速一定的情况下随着循环量Gs的增加,提升管及立管内的压力分布也随之增大;加到热解室内的松动气对立管内的压力分布影响较大,而对提升管内的压力分布影响相对较小;在立管底部阀门开度及Ur一定的情况下,随着初始装料量的增加提升管及立管内的压力分布也趋于增大。
引用
收藏
页码:413 / 41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高挥发分烟煤的热解、燃烧特性研究 [J].
刘生玉 ;
田亚峻 ;
尤先峰 ;
谢克昌 .
燃料化学学报, 2002, (01) :41-44
[2]   循环流化床内废轮胎的热解油化 [J].
戴先文 ;
赵增立 ;
吴创之 ;
陈勇 .
燃料化学学报, 2000, (01) :71-75
[3]   利用循环流化床技术实现热、电、煤气“三联产”的工艺研究 [J].
朱国防 ;
吴善洪 .
山东电力技术, 1998, (03) :21-25+34
[4]   循环流化床热、电、气三联产装置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分析 [J].
方梦祥 ;
骆仲泱 ;
王勤辉 ;
李绚天 ;
施正伦 ;
程乐鸣 ;
陈冠益 ;
倪明江 ;
岑可法 .
动力工程, 1997, (04) :26-32+82
[5]  
循环流化床热电气三联产装置研究[J] 岑可法,方梦祥,骆仲泱,李绚天,陈飞,王勤辉,陈冠益,倪明江 工程热物理学报 1995, 04
[6]  
循环流化床锅炉原理及其设计和运行中的若干问题[J] 徐秀清,徐向华 动力工程 1995, 01
[7]  
循环流化床煤气─热─电联产技术及其应用前景[J] 李定凯,沈幼庭,徐秀清,曹柏林,马润田 煤气与热力 1994,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