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电厂污染控制单元对汞释放的控制作用

被引:24
作者
钟丽萍 [1 ,2 ]
曹晏 [2 ]
李文英 [1 ]
潘伟平 [2 ]
谢克昌 [1 ]
机构
[1] 太原理工大学煤科学与技术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2] Institute for Combustion Science and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West Kentucky
关键词
燃煤电厂; 烟气; 选择还原催化单元; 静电除尘单元; 烟气脱硫单元; 汞释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M621.2 [锅炉及燃烧系统];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Ontario-Hydro方法和半连续汞排放监测仪,研究了电厂现有污染控制单元,选择还原催化(SCR)、静电除尘(ESP)、烟气脱硫(FGD)对烟气中汞的脱除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在SCR催化剂V2O5/TiO2的作用下,50%以上的Hg0被氧化成Hg2+,但SCR本身不能控制汞释放量;ESP通过对飞灰的捕获直接降低了烟气中颗粒汞的比例;FGD依据Hg2+易溶于水的性质,通过吸收烟气中的Hg2+控制总汞的释放,部分Hg2+和FGD系统中的亚硫酸盐等发生反应,被还原为Hg0,发生了二次汞释放问题,造成脱汞整体效率降低。研究中考察了SCR开闭两种状态下整个系统汞的释放量,发现SCR单元启用时,由于烟气中Hg2+的浓度较高,二次汞释放现象更严重。
引用
收藏
页码:641 / 64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我国典型电站燃煤锅炉汞排放量估算
    胡长兴
    周劲松
    何胜
    骆仲泱
    岑可法
    [J]. 热力发电, 2010, (03) : 1 - 4+8
  • [2] 410t/h煤粉锅炉的汞排放及其NID系统除汞特性研究
    吴成军
    段钰锋
    王运军
    江贻满
    王乾
    杨立国
    [J]. 燃料化学学报, 2008, (05) : 540 - 544
  • [3] 湿法脱硫工艺对汞的脱除性能研究进展
    鲍静静
    杨林军
    蒋振华
    黄永刚
    颜金培
    [J]. 现代化工, 2008, (03) : 31 - 35
  • [4] 燃煤电站布袋除尘器和静电除尘器脱汞性能比较
    王运军
    段钰锋
    杨立国
    江贻满
    吴成军
    王乾
    杨详花
    [J]. 燃料化学学报, 2008, (01) : 23 - 29
  • [5] 利用湿式FGD系统吸收汞
    田贺忠
    [J]. 国际电力, 2005, (06) : 58 - 61
  • [6] 亚临界水条件下煤中汞的脱除
    王宝凤
    王刚
    李文
    陈皓侃
    李保庆
    [J]. 燃料化学学报, 2004, (05) : 513 - 516
  • [7] 烟气中Hg的氧化机理的研究
    冯荣
    徐明厚
    乔瑜
    程俊峰
    毛军
    詹靖
    薛伟
    [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02, (03) : 384 - 387
  • [8] 燃煤烟气中汞的形态及其分析方法
    刘迎晖
    郑楚光
    程俊峰
    游小清
    [J]. 燃料化学学报, 2000, (05) : 463 - 467
  • [9] 中国燃煤汞排放量估算
    王起超
    沈文国
    麻壮伟
    不详
    [J]. 中国环境科学 , 1999, (04) : 31 - 34
  • [10] 吸收法脱除模拟烟气中气态汞的研究[D] 叶群峰 浙江大学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