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的岩相显微组分对水煤浆性质的影响

被引:27
作者
尉迟唯
李保庆
李文
陈皓侃
王志忠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太原理工大学
关键词
水煤浆; 煤岩相显微组分; 成浆性; 流变性; 稳定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Q530 [煤化学基础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不同变质程度煤的岩相显微组分分析,考察了煤的岩相显微组分对水煤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近的灰分含量下,对于烟煤较高的镜质组、较低的丝质组含量有利于煤的成浆性和稳定性。从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来看,镜质组和丝质组的含量对煤浆成浆性和流变性的影响较为明显,稳定组分的含量对水煤浆性质的影响较小。丝质组含量对稳定性作用明显,当煤中丝质组含量低于30%时,煤浆产生软沉淀的时间一般都在15d以上。煤的平均最大镜质组反射率与煤的成浆性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成浆性随煤的最大镜质组反射率增加而增加,因此可以用最大镜质组反射率来预测煤的成浆性。
引用
收藏
页码:415 / 41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煤中灰分对水煤浆性能的影响 [J].
王淋 ;
曾凡 .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1998, (03) :22-25
[2]   煤的性质对水煤浆特性的影响 [J].
吴家珊 ;
宋永玮 ;
张春爱 ;
李新生 ;
王祖侗 .
燃料化学学报, 1987, (04) :298-304
[3]  
实用回归分析[M] 方开泰等编著; 科学出版社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