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管及肛门区尖锐湿疣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基因类型的研究

被引:28
作者
张金浩 [1 ]
耿建祥 [2 ]
樊志敏 [1 ]
徐文华 [2 ]
吴崑岚 [1 ]
陈建宁 [2 ]
赵雪 [2 ]
王小峰 [1 ]
机构
[1]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全国肛肠医疗中心
[2]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病理科
关键词
尖锐湿疣; 人乳头瘤病毒; 肛管及肛门区; 基因类型; 基因芯片技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52.5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原因,现已发现HPV感染可诱发人类的许多肿瘤和疣。文中旨在探讨南京地区肛管及肛门区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a,CA)患者中HPV基因类型的感染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从86份肛管及肛门区CA石蜡组织标本中提取23种HPVDNA,采用基因扩增芯片技术对其组织进行23种HPV基因类型的检测,并对其患者进行临床病理资料分析。结果 86份肛管及肛门区CA患者组织标本中检出HPV阳性66例,感染率为76.74%(66/86),其中单一型的阳性检出率为56.98%(49/86);单一型的感染中HPV11型为26例,其阳性检出率为30.23%(26/86),是最主要的感染类型;其次HPV6型为23例,阳性检出率为26.74%(23/86);混合型HPV感染17例,阳性检出率为19.77%(17/86);其中HPV6+11型8例,占混合型感染的47.06%(8/17),是混合型感染的主要类型;其次是5例4种类型的混合感染,占混合型感染的29.41%(5/17)。结论 HPV11型、6型、6+11型、4种类型的混合感染是肛管及肛门区CA的主要致病类型,基因扩增芯片检测技术是一种比较适合临床进行HPV分型检测的、敏感性高和特异性好的诊断方法,尤其适合开展某种病变中HPV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1129 / 113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结直肠肿瘤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基因分析
    张金浩
    耿建祥
    吴崑岚
    郭晓川
    周伟
    孙继花
    [J].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1, (02) : 154 - 157
  • [2] 人乳头状瘤病毒在阴茎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李海
    邓志勇
    张阳
    陈芳
    [J]. 现代实用医学, 2010, 22 (09) : 1037 - 1038
  • [3] 外耳道乳头状瘤中的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兰建云
    邵伟伟
    袁苏娟
    胥传海
    [J].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0, 23 (04) : 391 - 393
  • [4]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及端粒酶hTERT表达与宫颈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王建英
    范明明
    韩凤娟
    吴效科
    [J].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8, (12) : 1321 - 1324
  • [5] 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及其临床应用.[M].耿建祥; 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 [6] Epidemiology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Infection in Men; Cancers other than Cervical and Benign Conditions.[J]..Vaccine.2008,
  • [7] Screening Methods for High-Grade Dysplasia in Patients with Anal Condyloma 1.[J].Harry T. Papaconstantinou;Augustine J. Lee;Clifford L. Simmang;Raheela Ashfaq;Sefik T. Gokaslan;Saul Sokol;Philip J. Huber;Sharon G. Gregorcyk.Journal of Surgical Research.200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