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参数法的合肥市科技进步贡献率研究

被引:7
作者
江兵
潘妍
蔡艳
机构
[1] 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合肥市; 科技进步贡献率; 非参数法;
D O 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14.s1.133
中图分类号
G322.7 [地方科学研究事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针对传统参数法的不足,将弹性系数看作是生产要素影响经济增长的权重,按收入法确定,建立了基于非参数方法的合肥市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体系;对合肥市2008-2011年区划调整后的全社会、第一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与分析,并从中得出关于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的新认识;结合科技进步贡献率影响因素分析,从人力资源、自主创新、R&D投入与科技成果转化率四个方面提出合肥市科技进步发展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1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基于浙江面板数据的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研究 [J].
徐士元 ;
何宽 ;
樊在虎 .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3, 30 (11) :111-116
[2]   中国科技进步贡献率测度:一种新的视角 [J].
吴建宁 ;
王选华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3, 34 (08) :10-17
[3]   青岛市“十一五”期间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与分析 [J].
吴宁 ;
谭玉龙 ;
蓝洁 .
情报探索, 2013, (01) :29-31+135
[4]   关于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几点认识 [J].
何锦义 .
统计研究, 2012, 29 (08) :91-98
[5]   基于索洛余值法测算科技进步对汉中市经济的贡献 [J].
王珂 .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28 (03) :68-72
[6]   经济增长的技术进步效率研究:1978-2010 [J].
李晓宁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 29 (07) :5-10
[7]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分析——基于长三角和珠三角5个地区的实证分析 [J].
赵喜鸟 ;
钱燕云 ;
薛明慧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 29 (02) :23-26
[8]   中国各省市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的实证研究 [J].
李兰兰 ;
诸克军 ;
郭海湘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04) :55-61
[9]  
Productivity Growth, Efficiency and Outsourcing in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Industries[J] . AlmasHeshmati. Journal of Economic Surveys . 200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