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层级模型和制度共生

被引:15
作者
吴照云 [1 ]
刘灵 [2 ]
机构
[1] 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2] 江西财经大学校长办公室
关键词
经济责任; 非经济责任; 制度共生;
D O I
10.19616/j.cnki.bmj.2008.z1.008
中图分类号
F270 [企业经济理论和方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根据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将我国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划分为经济责任和非经济责任,按照企业目标、社会责任实现的紧急程度、所属行业和资产性质以及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等对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各维度进行了模型构建,并分别对模型应用的制度建设进行了分类阐述。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范畴的归纳性分析 [J].
徐尚昆 ;
杨汝岱 .
中国工业经济, 2007, (05) :71-79
[2]   国内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综述 [J].
王凯 ;
黎友焕 .
WTO经济导刊, 2007, (Z1) :102-105
[3]   国有企业的性质、目标与社会责任 [J].
黄速建 ;
余菁 .
中国工业经济, 2006, (02) :68-76
[4]   企业社会责任公众调查的初步报告 [J].
金碚 ;
李钢 .
经济管理, 2006, (03) :13-16
[5]   企业社会责任分级模型及其应用 [J].
陈迅 ;
韩亚琴 .
中国工业经济, 2005, (09) :99-105
[6]   政策性负担、道德风险与预算软约束 [J].
林毅夫 ;
李志赟 .
经济研究, 2004, (02) :17-27
[7]   利益相关者管理:新经济时代的管理哲学 [J].
贾生华 ;
陈宏辉 .
软科学, 2003, (01) :39-42+46
[8]   论国有企业是特殊企业 [J].
金碚 .
学习与探索, 1999, (03) :10-13
[9]   Policy burdens, accountability, and the soft budget constraint [J].
Lin, JYF ;
Tan, GF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9, 89 (02) :426-431
[10]  
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就.[N].国务院国资委研究室.经济日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