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及邻区二叠纪层序岩相古地理及有利勘探区带

被引:96
作者
赵宗举 [1 ]
周慧 [2 ,3 ]
陈轩 [4 ]
刘银河 [2 ,3 ]
张运波 [5 ]
刘玉娥 [2 ,3 ]
杨雨 [6 ]
机构
[1] 中国石油学会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3] 提高石油采收率国家重点实验室
[4]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5]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6] 不详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层序地层; 沉积相; 岩相古地理; 二叠纪; 有利勘探区; 四川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大量露头、钻井岩心沉积相研究及地震相分析,将四川盆地及邻区二叠系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编制了四川盆地及邻区三级层序地层格架下的二叠纪岩相古地理图,即层序PSQ1(栖霞组)、层序PSQ2-PSQ3(茅口组)、层序PSQ4(龙潭组/吴家坪组)及层序PSQ5(长兴组/大隆组)4个沉积期岩相古地理图,认为四川盆地及邻区二叠纪岩相古地理的演变主要受控于区域张裂构造背景及同沉积正断裂的活动,总体表现为张裂活动逐渐增强的趋势;中二叠世主要发育碳酸盐缓坡,晚二叠世演变为镶边台地;因中二叠世末期的峨眉地幔柱活动及其玄武岩喷发导致了康滇古陆的形成并成为川西南地区陆源碎屑沉积物源。通过岩相古地理图的编制,发现了一批台内礁滩及台内洼地,进一步明确了川北地区中缓坡相及台地边缘相的展布,对于四川盆地及邻区二叠系天然气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结合主要烃源岩分布及成藏条件分析,提出环开江—梁平盆地上二叠统白云石化台缘礁滩、城口—鄂西盆地西南缘上二叠统白云石化台缘礁滩、川北地区中二叠统白云石化中缓坡礁滩、茅口组风化壳岩溶储层、上二叠统长兴组白云石化台内礁滩及中二叠统断裂热液白云岩储层是四川盆地二叠系碳酸盐岩储层的有利天然气勘探领域。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51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54 条
[1]   四川盆地茅口组风化壳岩溶古地貌及勘探选区 [J].
江青春 ;
胡素云 ;
汪泽成 ;
池英柳 ;
杨雨 ;
鲁卫华 ;
王海真 ;
李秋芬 .
石油学报, 2012, 33 (06) :949-960
[2]   川中地区中二叠统构造热液白云岩的发现及其勘探意义 [J].
陈轩 ;
赵文智 ;
张利萍 ;
赵宗举 ;
刘银河 ;
张宝民 ;
杨雨 .
石油学报, 2012, 33 (04) :562-569
[3]   四川盆地北部栖霞组-茅口组热液白云岩特征与成因 [J].
舒晓辉 ;
张军涛 ;
李国蓉 ;
龙胜祥 ;
吴世祥 ;
李宏涛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2, 33 (03) :442-448+458
[4]   四川盆地茅口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及储集层预测 [J].
胡明毅 ;
胡忠贵 ;
魏国齐 ;
杨威 ;
刘满仓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2, 39 (01) :45-55
[5]   四川盆地台缘带礁滩大气区地质特征与形成条件 [J].
邹才能 ;
徐春春 ;
汪泽成 ;
胡素云 ;
杨光 ;
李军 ;
杨雨 ;
杨威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1, 38 (06) :641-651
[6]   四川盆地龙岗和罗家寨-普光地区二、三叠系长兴-飞仙关组礁滩体天然气成藏对比研究与意义 [J].
赵文智 ;
徐春春 ;
王铜山 ;
王红军 ;
汪泽成 ;
卞从胜 ;
李霞 .
科学通报, 2011, 56(Z2) (Z2) :2404-2412
[7]   鄂西利川见天坝长兴组生物礁内部构成及成礁模式 [J].
胡明毅 ;
魏欢 ;
邱小松 ;
赵恩璋 .
沉积学报, 2012, 30 (01) :33-42
[8]   东吴运动的沉积学响应——以湘鄂西及邻区二叠系茅口组顶部不整合面为例 [J].
李旭兵 ;
曾雄伟 ;
王传尚 ;
刘安 ;
白云山 .
地层学杂志, 2011, 35 (03) :299-304
[9]   川东北地区台地边缘礁、滩气藏沉积与储层特征 [J].
郭彤楼 .
地学前缘, 2011, 18 (04) :201-211
[10]   四川广元上寺剖面上二叠统大隆组优质烃源岩发育主控因素初探 [J].
李牛 ;
胡超涌 ;
马仲武 ;
颜佳新 .
古地理学报, 2011, 13 (03) :347-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