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城市能源互联网的主动配电网方案设计及工程示范

被引:30
作者
董晓峰 [1 ]
苏义荣 [2 ]
吴健 [3 ]
王双虎 [2 ]
尹宏旭 [2 ]
张毓颖 [1 ]
姜彤 [1 ]
机构
[1]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 不详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城市能源互联网; 能源变革; 多能互补;
D O I
10.13334/j.0258-8013.pcsee.172295
中图分类号
TM727.2 [城市网络、地方网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主动配电网是承载城市能源互联网的核心载体,其高可靠性供电能力、灵活的调节水平、高效的源荷区域平衡与优化能力是实现城市多种能源互联互通、综合利用和优化共享的关键。该文结合苏州地区城市电网及能源特点和建设国际能源变革城市的需求,介绍了可靠灵活、优化平衡的主动配电网建设方案。采用交直流混联、即插即用、高电能质量建设、柔性直流合环等技术打造灵活可靠的主动配电网,通过源网荷(储)的协调优化控制,实现苏州地区多种能源的综合利用与协调优化。该文所提建设方案可为支撑城市能源互联网的配电网建设提供借鉴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交直流混合主动配电网的分层分布式优化调度 [J].
齐琛 ;
汪可友 ;
李国杰 ;
韩蓓 ;
徐绍军 ;
卫泽晨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7, 37 (07) :1909-1918
[2]   背靠背柔性直流互联的有源配电网合环优化运行 [J].
葛乐 ;
陆文涛 ;
袁晓冬 ;
胡煜 ;
胡波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7, 41 (06) :135-141
[3]   考虑“源?网?荷”三方利益的主动配电网协调规划 [J].
李逐云 ;
雷霞 ;
邱少引 ;
刘增庆 ;
张力 .
电网技术, 2017, 41 (02) :378-387
[4]   基于二层规划模型的交直流混合微网源荷储协调分区优化经济调度 [J].
李鹏 ;
华浩瑞 ;
陈安伟 ;
狄开丽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6, 36 (24) :6769-6779+6931
[5]   主动配电网分层鲁棒规划模型及其求解方法 [J].
高红均 ;
刘俊勇 ;
魏震波 ;
苏韵掣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7, 37 (05) :1389-1401
[6]   采用柔性直流技术的智能配电网接入交流电网方式 [J].
韩永霞 ;
何秋萍 ;
赵宇明 ;
郭子轩 ;
姚森敬 ;
李立浧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6, 40 (13) :141-146
[7]   智能配电网态势感知和态势利导关键技术 [J].
王守相 ;
梁栋 ;
葛磊蛟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6, 40 (12) :2-8
[8]   能源互联网支撑智慧城市发展 [J].
张世翔 ;
苗安康 .
中国电力, 2016, 49 (03) :12-17+23
[9]   能源互联网概念、关键技术及发展模式探索 [J].
马钊 ;
周孝信 ;
尚宇炜 ;
盛万兴 .
电网技术, 2015, 39 (11) :3014-3022
[10]   能源互联网宏观结构的统一网络拓扑模型 [J].
蔡巍 ;
赵海 ;
王进法 ;
林川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35 (14) :3503-3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