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场覆岩变形的分布式光纤检测试验研究

被引:21
作者
柴敬 [1 ,2 ]
袁强 [1 ]
李毅 [1 ,2 ]
张丁丁 [1 ,2 ]
刘奇 [1 ]
机构
[1] 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
[2] 西安科技大学教育部西部矿井开采与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采矿工程; 覆岩变形; 布里渊光时域分析; 模型试验; 测试方法;
D O I
10.13722/j.cnki.jrme.2016.0892
中图分类号
TD325 [岩层移动];
学科分类号
0819 ;
摘要
为了解决采场模型试验中岩体内部变形状态难以测试、岩层运动过程难以描述的问题,利用BOTDA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研究了岩层变形及垮落过程的分布式光纤检测与表征。在实验室建立3 000 mm×200 mm×1 280mm(长×宽×高)的采场覆岩模型,将3条水平传感光纤和3条垂直传感光纤预埋于模型内部,利用光纤测试模型开挖过程中的覆岩变形状态,并将其与光纤Bragg光栅、百分表和全站仪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试验表明,岩层垮落移动与分布式光纤测试结果呈明显的对应关系,应变曲线揭示了各回采阶段时的上覆岩层变形状态,分别表征了岩层破断线发育状态、垮落角变化大小、岩层内部应力演化及岩层垮落从下向上的发展过程;测试结果对比显示该方法在模型试验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能精确反映上覆岩层的变形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3589 / 359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物理模型试验光纤传感测试方法应用进展 [J].
柴敬 ;
袁强 ;
李毅 ;
王帅 ;
孙亚运 .
工程地质学报, 2015, 23 (06) :1100-1108
[2]  
Brillouin optical time-domain analysis for geotechnical monitoring[J]. L.Zeni,L.Picarelli,B.Avolio,A.Coscetta,R.Papa,G.Zeni,C.Di Maio,R.Vassallo,A.Minardo.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2015(04)
[3]   地质和岩土工程光电传感监测研究进展及趋势——第五届OSMG国际论坛综述 [J].
朱鸿鹄 ;
施斌 .
工程地质学报, 2015, 23 (02) :352-360
[4]   基于Steiner最小树相似模拟裂纹扩展与能量传播的机理 [J].
薛东杰 ;
周宏伟 ;
任伟光 ;
栗东平 .
煤炭学报, 2015, 40 (03) :541-547
[5]   BOTDA在岩层移动相似材料模拟试验中的应用 [J].
柴敬 ;
王正帅 ;
袁强 ;
李毅 ;
王帅 ;
李廷博 .
煤炭科学技术, 2015, 43 (01) :1-4
[6]   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混凝土裂缝识别与监测试验研究 [J].
毛江鸿 ;
崔磊 ;
金伟良 ;
许晨 ;
何勇 ;
任旭初 ;
杨帆 .
传感技术学报, 2014, 27 (09) :1298-1304
[7]   基于分布式光纤应变感测的边坡模型试验研究 [J].
朱鸿鹄 ;
施斌 ;
严珺凡 ;
陈城 ;
李煜 ;
王静 ;
张洁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3, 32 (04) :821-828
[8]   地震作用下面板堆石坝面板错台模型试验研究 [J].
孔宪京 ;
刘福海 ;
刘君 .
岩土工程学报, 2012, 34 (02) :258-267
[9]   大采高采场关键层“悬臂梁”结构运动型式及对矿压的影响 [J].
鞠金峰 ;
许家林 ;
王庆雄 .
煤炭学报, 2011, 36 (12) :2115-2120
[10]   采用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土坝模型渗漏监测分析 [J].
朱萍玉 ;
蒋桂林 ;
冷元宝 .
中国工程科学, 2011, 13 (03) :82-8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