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柱稳定性影响因素敏感性正交极差分析

被引:73
作者
尹升华 [1 ,2 ]
吴爱祥 [1 ]
李希雯 [1 ]
机构
[1] 北京科技大学金属矿山高效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关键词
矿柱; 稳定性; 影响因素; 敏感性; 正交极差;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12.s1.021
中图分类号
TD32 [矿山压力与岩层移动];
学科分类号
0819 ;
摘要
基于正交极差分析方法对矿柱稳定性影响因素敏感性进行了评价。在分析矿柱荷载、强度、失稳势函数、破坏形式的基础上,总结了影响矿柱稳定性的主要因素;针对矩形矿柱8个主要影响因素:采深、矿房宽度、矿柱宽度、矿柱高度、矿体的单轴抗压强度、上覆岩层的容重、矿柱长度、矿柱长度方向的间距,建立了计算矩形矿柱安全系数的简化公式。以江西某钨矿为例,采用正交极差分析理论,得到该矿矿柱稳定性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矿房宽度>矿柱宽度>采深>矿柱高度>矿体的单轴抗压强度>上覆岩层容重,即矿房宽度、矿柱宽度对矿柱稳定性的影响最为显著,并得到了矿房宽度、矿柱宽度与矿柱安全系数间的关系曲线,对采场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矿房宽度值小于21.03 m,矿柱宽度值大于3.718 m。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矿柱抗剪安全系数的数值计算方法及分析 [J].
王在泉 ;
李华峰 .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0, 27 (02) :277-280
[2]   基于正交有限元的矿柱动态模糊可靠性分析 [J].
王洪武 ;
吴爱祥 ;
杨仕教 ;
罗辉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10, 32 (09) :97-100+110
[3]   基于FEM-ANN-MCS动态模糊可靠度的矿柱稳定性分析 [J].
罗辉 ;
杨仕教 ;
陶干强 ;
曾晟 .
煤炭学报, 2010, 35 (04) :551-554
[4]   采空区矿柱–顶板体系流变力学模型研究 [J].
王金安 ;
李大钟 ;
马海涛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 29 (03) :577-582
[5]   深部岩柱在动态扰动下力学响应的数值模拟 [J].
隋斌 ;
朱维申 ;
李树忱 .
岩土力学, 2009, 30 (08) :2501-2505
[6]   海下综放开采防水安全煤岩柱厚度的确定 [J].
陈佩佩 ;
刘鸿泉 ;
张刚艳 .
煤炭学报, 2009, 34 (07) :875-880
[7]   石膏矿采空区积水对矿柱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J].
廖文景 .
采矿技术, 2009, 9 (03) :52-53+58
[8]   矿柱失稳突变学机理及对夏甸金矿矿柱稳定性分析 [J].
郭建军 ;
窦源东 ;
杨玉泉 .
黄金, 2008, (11) :24-28
[9]   ANSYS数值计算在紫金山金铜矿矿柱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J].
饶运章 ;
柴炜 ;
黄奔文 .
黄金, 2008, (07) :22-26
[10]   具有初始随机材料缺陷的矿柱渐进破坏模拟 [J].
王学滨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2008, (02) :19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