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西南部一次暖区暴雨不稳定性分析

被引:6
作者
吴哲红 [1 ,2 ]
王兴菊 [1 ]
陈贞宏 [1 ]
杨忠明 [1 ]
机构
[1] 贵州省安顺市气象局
[2] 贵州省山地气候与资源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暖区暴雨; MCC; 高低空急流; 湿位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该文综合利用常规观测资料,日本再分析JRA-25的6 h资料(分辨率为1.25°×1.25°)、国家气象中心卫星红外辐射亮度温度(TBB)资料等,对2012年5月21日贵州西南部的暴雨过程的动力、水汽、中尺度及不稳定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到一些结论:此次过程影响系统主要是中低层的低涡切变和冷锋,但降水发生在冷锋前的暖区,为一次暖区暴雨,对云图TBB的分析表明降水由MCC产生。地面中尺度辐合区产生的辐合、垂直涡度激发次级环流产生,高低空急流的耦合等作用是暴雨产生的动力条件;对湿位涡的分析表明降水中存在对称不稳定能量,主要以对流不稳定能量为主,在中低层存在深厚的对流不稳定能量区,在降水区附近有MPV密集陡立区,700 hPa MPV负值中心的移向和数值与降雨落区和趋势对应较好,降水发生在低层MPV1<0,MPV2负值区前沿0线附近MPV2≥0的区域。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省地气象台短期预报岗位培训教材.[M].中国气象局科教司编;.气象出版社.1998,
[2]   我国西南地区一次暴雨过程特征及成因 [J].
井喜 ;
屠妮妮 ;
曾鹏 ;
李明娟 ;
叶成志 ;
杜小玲 ;
井宇 ;
李栋梁 .
大气科学学报, 2011, 34 (06) :725-736
[3]   安顺市一次特大暴雨过程分析评估 [J].
王兴菊 ;
杨忠明 ;
陈贞红 .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 (04) :2015-2019
[4]   贵州大暴雨的湿位涡诊断分析 [J].
张润琼 ;
刘艳雯 ;
沈桐立 .
灾害学, 2007, (04) :6-10
[5]   高低空急流对黔东南地区一次强对流天气作用分析 [J].
凌燕 ;
蒙涛 ;
顾欣 ;
纪华 .
贵州气象, 2007, (05) :7-9
[6]   贵州南部一次突发性大暴雨的中尺度分析 [J].
毛冬艳 ;
钱传海 ;
乔林 ;
陈涛 ;
吴秋霞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7, (05) :601-609
[7]   与低空急流相伴的暴雨天气诊断分析 [J].
许美玲 ;
段旭 ;
孙绩华 ;
杨向东 .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4) :320-324
[8]   高低空急流耦合对长江中游强暴雨形成的机理研究 [J].
朱乾根 ;
周伟灿 ;
张海霞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1, (03) :308-314
[9]   湿位涡和倾斜涡度发展 [J].
吴国雄,蔡雅萍,唐晓菁 .
气象学报, 1995, (04) :387-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