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抗旱机制之民族传统文化研究(英文)

被引:10
作者
李静 [1 ,2 ]
焦雯珺 [1 ]
闵庆文 [1 ]
李文华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不详
关键词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 哈尼稻作梯田系统; 抗旱机制; 民族传统文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127 [地方文化与文化事业];
学科分类号
060107 ; 060207 ;
摘要
作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之一的哈尼稻作梯田系统能够成功抵御百年一遇的大旱,不仅是因为森林生态系统和梯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水源涵养功能,且以传统知识为主体的民族传统文化在系统成功抵御干旱的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成功抵御旱灾是自然生态系统与民族传统文化和谐发展的结果。本文首先探讨了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成功抵御旱灾的机制;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搜集和访谈的基础上对影响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水源涵养功能的民族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传统文化在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水源涵养功能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哈尼族具有独特的兴修水利、水量分配、水沟管理等一系列水资源管理知识,并形成了水资源保护意识;(2)哈尼族通过对森林资源的分类与管理,以及对森林的崇拜等因素影响,有效地保护了森林生态系统;(3)哈尼族通过对梯田的开垦和维护,以及形成的耕作体系,有效的保护了梯田生态系统。本文通过对水资源管理、森林管理和梯田管理知识等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探究了哈尼传统民族文化在维持系统稳定性和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过程中的作用,该研究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哈尼稻作梯田系统)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11 / 21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基于GIS和地统计学的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研究:以红河县迤萨镇为例(英文)[J]. 李静,闵庆文,李文华,白艳莹,Dhruba Bijaya G.C.,袁正.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2014(04)
  • [2] 元阳梯田水源区林地土壤水分时空变异性研究
    张娟
    宋维峰
    彭永刚
    朱兴耀
    [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4, (02) : 49 - 53+60
  • [3] 元阳梯田核心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文效应研究
    李阳芳
    宋维峰
    和俊
    彭永刚
    董建新
    [J]. 水土保持研究, 2012, 19 (06) : 54 - 57
  • [4] 云南省元阳梯田水源区森林土壤入渗特性研究
    段兴凤
    宋维峰
    李健
    王龙
    [J]. 水土保持通报, 2011, 31 (04) : 47 - 52
  • [5]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与适应性管理(英文)
    Parviz KOOHAFKAN
    Mary Jane dela CRUZ
    [J].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2011, 2 (01) : 22 - 28
  • [6] Adapting to droughts in Yuanyang Terrace of SW China: insight from disaster risk reduction[J] . Yehong Sun,Hongjian Zhou,Lingyun Zhang,Qingwen Min,Weixia Yin.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Strategies for Global Change . 2013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