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石斛F1代生长、有效成分和生理特性的研究

被引:7
作者
蔡永萍
汪曙
林毅
李合生
骆炳山
机构
[1]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安徽合肥
[2]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湖北武汉,安徽合肥,安徽合肥,湖北武汉,湖北武汉
关键词
霍山石斛; F1代; 生长量; 有效成分; 生理特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7.2 [草本];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比较研究霍山石斛的F1代与其亲本的生长量、有效成分和生理特性等差别,探讨霍山石斛杂交利用的可能性,筛选保持较高有效成分且产量高的新资源。方法:测定霍山石斛F1代与其亲本的生长量和有效成分,光合特性、内源激素含量和同工酶谱。结果:F1代的光合面积大、叶绿素含量高、chla/b比值低,净光合速度高, 生长量高于亲本米斛,接近亲本铜皮石斛,产量略高于2亲本;同时保持较高有效成分,有效成分高于亲本铜皮石斛,接近亲本米斛。F1代结合了2亲本的优点。结论:霍山石斛F1代的生理特性和产量、品质得到极大改善,可以通过种间杂交的方法对霍山石斛进行种质改良。
引用
收藏
页码:1064 / 106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霍山3种石斛的生长节律及其与生态因子关系的研究 [J].
蔡永萍 ;
李合生 ;
骆炳山 ;
于力文 ;
林毅 .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3, (04) :351-355
[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金钗石斛药用化学成分的影响 [J].
陈仕江 ;
张明 ;
李泉森 ;
夏鸿西 ;
朱利泉 ;
别之龙 .
中草药, 2001, (10) :23-25
[3]   细茎石斛不同部位有效成分及分布规律研究 [J].
陈云龙 ;
张铭 ;
华允芬 ;
何国庆 .
中国中药杂志, 2001, (10) :61-62+78
[4]   石斛属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J].
彭锐 ;
范俊安 ;
张艳 .
时珍国医国药, 2001, (03) :273-274
[5]   石斛属药用植物研究进展 [J].
王康正 ;
高文远 .
中草药, 1997, (10) :633-635
[6]   霍山石斛的光合特性研究 [J].
徐云(昌鸟) ;
于力文 ;
吴庆生 ;
杨道麒 ;
翟立业 ;
程扶玖 .
应用生态学报, 1993, (01) :18-21
[7]   中药“霍山石斛”原植物的研究 [J].
唐振缁 ;
程式君 .
植物研究, 1984, (03) :141-146
[8]   11种石斛的总生物碱的测定 [J].
金蓉鸾 ;
孙继军 ;
张远名 .
南京药学院学报, 1981, (01) :9-13
[9]  
新华本草纲要[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编著, 1990
[10]  
Environmental control of CO 2 -assimilation and leaf conductance in Larix decidua Mill[J] . U. Benecke,E. -D. Schulze,R. Matyssek,W. M. Havranek.Oecologia . 198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