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新产业发展的区域创新体系支撑机制研究

被引:4
作者
李燕 [1 ]
李应博 [2 ]
机构
[1] 山东师范大学商学院
[2]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区域创新体系; 行业差异; 十三五;
D O I
10.19571/j.cnki.1000-2995.2015.s1.001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文首先利用国家统计局最新制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并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小类相衔接,整理了大量数据,全面细致地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类、大类和整个产业在31个省(市)的发展现状;然后结合国内外对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成果,从"创新能力"的视角,建立指标体系对31个省(市)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测度;接着利用上文得到的结果,结合多种实证模型,分析区域创新能力的不同侧面对7个不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长短期影响机制,并进行比较分析;最后给出结论和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4+41 +4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研究——以武汉·中国光谷为例 [J].
张治河 ;
黄海霞 ;
谢忠泉 ;
孙丽杰 .
科学学研究, 2014, 32 (01) :24-28
[2]   区域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耦合发展研究 [J].
吕月英 ;
邸泽 .
工业技术经济, 2013, 32 (10) :90-100
[3]   基于创新双螺旋模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政策体系研究 [J].
李奎 ;
陈丽佳 .
中国软科学, 2012, (12) :179-186
[5]   我国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
卢方元 ;
靳丹丹 .
中国工业经济, 2011, (03) :149-157
[6]   基于熵值法的区域旅游业经济效益比较分析 [J].
游达明 ;
许斐 .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05, (03) :82-85
[7]  
Effects of government financial incentives on firms’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n China: Evidences from Beijing in the 1990s[J] . JianCheng Guan,Richard C.M. Yam. Research Policy . 2014
[8]  
Greater Boston?s industrial ecosystem: A manufactory of sectors[J] . Michael H. Best. Technovation . 2014
[9]   How fast do Chinese firms learn and catch up? Evidence from patent citations [J].
Wang, Yuandi ;
Roijakkers, Nadine ;
Vanhaverbeke, Wim .
SCIENTOMETRICS, 2014, 98 (01) :743-761
[10]  
Knowledge creation capability,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product innovativeness[J] . Zhongfeng Su,David Ahlstrom,Jia Li,Dejun Cheng. R&D Manage . 201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