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芯热解及过程分析

被引:31
作者
曹青
鲍卫仁
吕永康
谢克昌
机构
[1] 太原理工大学煤科学与技术教育部和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2] 太原理工大学煤科学与技术教育部和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山西太原 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山西太原 
[3] 山西太原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玉米芯; 热解; 热重分析; 机理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712 [农副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了农业废弃物玉米芯热解过程中气、液、固三相产率与裂解温度的关系;气相组成、液相组成与温度的关系,以及热解过程的机理。实验表明,在350℃~400℃,气相成分主要是CO2、CO所占比率为95%;随着温度的升高,H2、C2H4、CH4等气体的比率逐渐增高,CO、CO2的体积分数在逐渐降低。在450℃~500℃,CO、H2所占的比率达50%。GC MS,IR分析表明,裂解过程产生的液体主要是由含氧的化合物酚、呋喃及其衍生物组成;低温有利于酚类质量分数的增加,高温有利于4 乙基 2 甲氧基 苯酚、2 甲基 苯酚的增加;采用TGA分析,建立了热解过程的动力学方程,得到了热解过程的反应机理,即热解过程有两个分解阶段,在不同温度段具有不同的反应规律。在211℃~290℃具有三级反应的特征,其活化能为121.4kJ·mol-1;在290℃~418℃表现为0.5级反应的特征,其活化能为105.7kJ·mol-1。
引用
收藏
页码:557 / 56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生物质秸秆热重分析及几种动力学模型结果比较 [J].
宋春财 ;
胡浩权 ;
朱盛维 ;
朱英华 .
燃料化学学报, 2003, (04) :311-316
[2]   生物质在超临界水中热解行为的初步研究 [J].
曲先锋 ;
彭辉 ;
毕继诚 ;
王锦风 ;
孙东凯 .
燃料化学学报, 2003, (03) :230-233
[3]   生物质裂解油催化裂解精制 [J].
郭晓亚 ;
颜涌捷 ;
李庭琛 ;
任铮伟 ;
袁传敏 .
过程工程学报, 2003, (01) :91-95
[4]   小麦和玉米秸秆热解反应与热解动力学分析 [J].
何芳 ;
易维明 ;
孙容峰 ;
闸建文 ;
柏雪源 ;
李永军 .
农业工程学报, 2002, (04) :10-13
[5]  
热分析及其应用.[M].陈镜泓;李传儒 编著.科学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