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碱法烟气脱硫膜电解再生研究

被引:6
作者
谢建治 [1 ]
张书廷 [1 ]
赵新华 [1 ]
王洋 [2 ]
机构
[1]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关键词
钠碱法; 烟气脱硫; 膜电解; 电流密度; 电导率; pH;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701.3 [脱硫与固硫];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摘要
通过中试实验,研究了钠碱法吸收SO2的过程及其不同条件下膜电解循环再生脱硫废液。结果表明,电流密度和吸收液浓度对再生效果影响较大,高电流密度时的中间室硫转化率高、电导率下降速率快,而低电流密度时的中间室电流效率则稍大;高电流密度时的阴极室pH值和电导率上升速率大于低电流密度时的上升速率,并在电解一定时间后上升速率突然加大。低浓度时中间室电流效率高、硫转化率大且电导率下降速率快;低浓度时阴极室pH值和电导率上升速率要大于高浓度时的上升速率,且在电解一定时间后上升速率突然加大。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9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铝基氧化铜干法烟气脱硫及再生研究 [J].
苏胜 ;
向军 ;
马新灵 ;
肖教芳 ;
胡松 ;
孙学信 .
燃料化学学报, 2004, (04) :407-412
[2]   蜂窝状堇青石基CuO/Al2O3催化剂用于烟气同时脱硫脱硝的研究 [J].
刘清雅 ;
刘振宇 .
燃料化学学报, 2004, (03) :257-262
[3]   煤中有机硫的电化学脱除研究 [J].
王知彩 ;
姚文锐 ;
崔平 ;
宋涛 .
燃料化学学报, 2003, (05) :509-512
[4]   二室双极膜电渗析器在低浓度二氧化硫净化工艺中应用的可行性 [J].
保积庆 ;
张启修 .
膜科学与技术, 2003, (02) :32-36
[5]   活性炭纤维的脱硫性能 [J].
李开喜 ;
吕春祥 ;
凌立成 .
燃料化学学报, 2002, (01) :89-96
[6]   双极膜—新的工业革命 [J].
徐铜文 ;
何炳林 .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00, (03) :19-27
[7]  
二氧化硫脱除与回收[M] 肖文德;吴志泉编著;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