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与瓦斯突出矿区地应力场研究

被引:52
作者
韩军
张宏伟
宋卫华
王震
机构
[1]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关键词
岩石力学; 煤与瓦斯突出; 地应力场; 地应力测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713 [煤(岩石)与瓦斯突出的预防和处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空芯包体地应力测量方法对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华中和华南的阜新、平顶山、鹤壁和淮南等7个煤与瓦斯突出矿区的地应力进行了测量。对测量结果的分析表明,煤与瓦斯突出矿区的地应力场作用特征表现为以下几点:(1)最大、最小主应力为水平主应力,中间主应力为垂直主应力,即应力场类型全部为大地动力场;(2)突出矿区的水平主应力远高于其他区域,突出矿区煤(岩)体承受更高的构造应力;(3)最大主应力与最小主应力的比值分布在1.56~3.93之间,其中69%分布在1.7~2.8之间,50%的测点最大主应力为最小主应力的2倍,最大主应力与最小主应力相差很大;(4)最大主应力与垂直应力比值随深度增加而减小,地应力场有从大地动力场向准静力场过渡的趋势。最后探讨了地应力在煤与瓦斯突出中的作用,分析认为在影响煤与瓦斯突出的地应力、瓦斯和煤体强度3个主要因素中,高地应力环境使瓦斯压力和瓦斯含量增加从而增加了突出的动力,使煤体破坏强度(峰值强度)降低从而减少了突出的阻力,总体上高地应力环境下含瓦斯煤体更容易出现失稳破坏、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煤与瓦斯突出矿区所具有的地应力场特征对突出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产生煤与瓦斯突出的核心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3852 / 385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有效应力对煤层气解吸渗流影响试验研究 [J].
唐巨鹏 ;
潘一山 ;
李成全 ;
石强 ;
董子贤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 (08) :1563-1568
[2]   地质动力区划方法在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中的应用 [J].
张宏伟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3, (04) :621-624
[3]   煤与瓦斯突出的构造物理环境及其应用 [J].
郭德勇 ;
韩德馨 ;
王新义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2002, (06) :581-584+592
[4]   含瓦斯煤的有效应力与力学变形破坏特性 [J].
卢平 ;
沈兆武 ;
朱贵旺 ;
方恩才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2001, (06) :55-62
[5]   三维应力下吸附作用对煤岩体气体渗流规律影响的实验研究 [J].
赵阳升 ;
胡耀青 ;
杨栋 ;
魏锦平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999, (06) :651-653
[6]   矿井动力现象区域预测研究 [J].
张宏伟 ;
段克信 ;
张建国 ;
陆鑫 .
煤炭学报, 1999, (04) :49-53
[7]   淮南矿区原岩应力场宏观类型工程地质研究 [J].
彭向峰 ;
于双忠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1998, (01) :62-65
[8]   突出危险区域的构造应力集中 [J].
张子戌 ;
袁崇孚 .
焦作工学院学报, 1997, (02) :17-20+27
[9]   煤和瓦斯突出与地应力之关系 [J].
汪西海 .
地质力学学报, 1997, (01) :90-96
[10]   论构造应力场及其演化对煤和瓦斯突出的主控作用 [J].
朱兴珊,徐凤银 .
煤炭学报, 1994, (03) :304-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