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农民工家乡汇款的影响因素及动机分析——以湖北省武汉市为例

被引:9
作者
罗芳
机构
[1] 黄冈师范学院商学院
关键词
农民工; 汇款; 共同保险合约; 家庭隐性借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2 [银行制度与业务];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本文采用Tobit模型,对湖北省武汉市外来农民工给家乡汇款的影响因素及动机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家庭收入水平、配偶是否留在家乡、退休后是否返乡、家乡的房产、失业时农村家庭的经济援助以及农民工外出打工时间等对汇款具有显著影响。由此可以看出,现阶段中国农村家庭更注重横向关系,而非传统的纵向关系。农民工汇款既有利他动机,也有利己动机,但又并非两者单纯的折衷模式。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潜藏着更隐蔽的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和历史因素,这才是影响农民工汇款行为的根源所在。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民工荒”现象的特点及趋势分析 [J].
谢志文 .
经济论坛, 2005, (16) :28-30
[2]   中国外出农民工及其汇款之研究 [J].
李强 .
社会学研究, 2001, (04) :64-76
[3]   以积极态度对待农村人口外流 [J].
厉以宁 .
中国培训, 2000, (04) :4-5
[4]  
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蔡昉等著, 2003
[5]  
生育制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费孝通著, 1998
[6]   A theory of remittances as an implicit family loan arrangement [J].
Poirine, B .
WORLD DEVELOPMENT, 1997, 25 (04) :589-611
[7]  
The role of urban-to-rural remittances in rural development[J] . Henry Rempel,Richard A. Lobdell.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 1978 (3)
[8]  
Urban-Rural Income Transfers in Kenya: An Estimated-Remittances Function[J] . G. E. Johnson,W. E. Whitelaw.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 197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