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智能设备自取能电源的效率提升研究

被引:32
作者
郭琳云 [1 ]
尹项根 [1 ]
严新荣 [2 ]
张乐平 [3 ]
机构
[1] 电力安全与高效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
[2]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
[3] 武汉国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
配电网; 智能设备; 自取能电源; 开合式取能线圈;
D O I
10.13334/j.0258-8013.pcsee.2009.s1.043
中图分类号
TM762 [电气设备的自动控制];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现有配电网络普遍缺少智能设备的工作电源,已使用的一些工作电源也存在输出功率不够、有安全隐患、不适用改造工程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研究提升取能电源输出效率的方法。介绍了取能线圈的工作原理,比较不同铁心材料及截面积对输出功率的影响。提出一种多取能线圈排列组合方法,在不增加配电占空的前提下,可显著提高取能线圈的工作效率。根据此方法设计了一套智能设备自取能电源,试验表明其能够在20~800A电流范围内稳定输出3W功率,满足配电网智能设备对工作电源的要求。
引用
收藏
页码:217 / 22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建设信息时代的智能电网 [J].
钟金 ;
郑睿敏 ;
杨卫红 ;
吴复立 .
电网技术, 2009, 33 (13) :12-18
[2]   智能电网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J].
张文亮 ;
刘壮志 ;
王明俊 ;
杨旭升 .
电网技术, 2009, 33 (13) :1-11
[3]   自谐振线圈耦合式电能无线传输的最大效率分析与设计 [J].
傅文珍 ;
张波 ;
丘东元 ;
王伟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9, 29 (18) :21-26
[4]   基于广域测量系统的电网故障在线智能化诊断与分析方法 [J].
周子冠 ;
白晓民 ;
李文锋 ;
李再华 ;
许婧 ;
李晓珺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9, 29 (13) :1-7
[5]   基于主变互联关系的配电系统供电能力计算方法 [J].
王成山 ;
罗凤章 ;
肖峻 ;
白慧 ;
王建民 ;
李亦农 ;
王赛一 ;
王宏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9, 29 (13) :86-91
[6]   太阳能电池在电子电流互感器高压侧供能的研究 [J].
张超 ;
赵德安 .
电力电子技术, 2009, 43 (04) :42-43+49
[7]   移动式比相法配电网接地故障定位研究 [J].
张利 ;
杨以涵 ;
杨秀媛 ;
彭谦 ;
司冬梅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9, 29 (07) :91-97
[8]   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供电电源的设计 [J].
毋金涛 ;
盛戈皞 ;
曾奕 ;
江秀臣 .
电工技术, 2009, (02) :33-35
[9]   基于广域量测的电压稳定在线监测方法 [J].
廖国栋 ;
王晓茹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9, 29 (04) :8-13
[10]   基于改进粗糙集约简算法的配电系统在线故障诊断 [J].
孙秋野 ;
张化光 ;
戴璟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7, (07) :5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