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二氧化硫排放强度地区差异分解分析

被引:22
作者
李荔 [1 ]
毕军 [1 ]
杨金田 [2 ]
严刚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环境规划院
关键词
地区差异; 二氧化硫; 分解分析; LMDI;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本文在分析我国SO2排放现状的基础上,运用LMDI方法系统地分解了中国1997-2007年各省市自治区的SO2排放强度,并进行了东、中、西地区差异分解分析。为分析减排政策对排放强度变化的影响,对各地区1997-2000年、2001-2005年,及2006-2007年的排放强度进行了分解。分析结果显示:在能源强度变化、排放强度变化和排放系数变化这三个引起SO2排放强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中,能源强度变化对我国SO2排放强度变化起到了最为显著的作用;我国SO2排放强度存在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在不同的地区,SO2排放强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完全一致;近十年来,能源强度变化导致的SO2排放强度削减量和排放系数变化引起的SO2年均排放强度变化率从东部向西部递增;从十五时期开始,东、中、西三个地区的年均排放强度开始下降,排放系数变化开始使排放强度降低。因此,要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作为重要工作方向。建议按照东、中、西地区不同的实际情况实行灵活的减排政策。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无锡市工业SO污染变化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的分解分析 [J].
程磊磊 ;
尹昌斌 ;
米健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5) :128-132
[2]   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1995-2004 [J].
徐国泉 ;
刘则渊 ;
姜照华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06) :158-161
[3]   中国能源消费导致的CO2排放量的差异特征分析 [J].
主春杰 ;
马忠玉 ;
王灿 ;
刘子刚 .
生态环境, 2006, (05) :1029-1034
[4]  
Using LMDI method to analyze the change of China's industrial CO 2 emissions from final fuel use: An empirical analysis.[J].Lan-Cui Liu;Ying Fan;Gang Wu;Yi-Ming Wei.Energy Policy.2007, 11
[5]   A survey of index decomposition analysis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 [J].
Ang, BW ;
Zhang, FQ .
ENERGY, 2000, 25 (12) :1149-1176
[6]   Decomposition of energy-induced CO2 emissions in manufacturing [J].
Ang, BW ;
Pandiyan, G .
ENERGY ECONOMICS, 1997, 19 (03) :363-374
[7]   Factors affecting CO2 intensities of power sector in Asia: A Divisia decomposition analysis [J].
Shrestha, RM ;
Timilsina, GR .
ENERGY ECONOMICS, 1996, 18 (04) :283-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