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下热解温度对煤焦孔隙结构的影响

被引:38
作者
周军
张海
吕俊复
岳光溪
机构
[1]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煤焦; 孔隙结构; 高温热解; 沉降炉; 京西无烟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Q531 [煤的性质与测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高温沉降炉在1500K-1800K制备京西无烟煤煤焦,使用化学吸附法测定不同热解温度下煤焦比表面积及孔容积与孔径的分布特征,并采用SEM观察煤焦颗粒表面的形态,分析了高温下热解温度对煤焦孔隙结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煤焦的比表面积主要由孔径小于10nm的微孔和中孔构成,而其孔容积则主要由孔径为2nm-50nm的中孔构成。高温下煤焦比表面积和孔容积随热解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非单调变化现象,转折温度约为1600K。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煤焦在热解温度超过1600K后开始烧结,产生较为光滑致密的表面结构,部分孔隙封闭。
引用
收藏
页码:155 / 15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热解过程中煤焦微晶结构变化及其对煤焦气化反应活性的影响 [J].
范晓雷 ;
杨帆 ;
张薇 ;
周志杰 ;
王辅臣 ;
于遵宏 .
燃料化学学报, 2006, (04) :395-398
[2]   快速热解褐煤焦的比表面积及孔隙结构 [J].
刘辉 ;
吴少华 ;
孙锐 ;
徐睿 ;
邱朋华 ;
李可夫 ;
秦裕琨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5, (12) :86-90
[3]   京西无烟煤固定床气化特性研究 [J].
纪任山 ;
王乃继 ;
王昕 ;
王纬 .
洁净煤技术, 2003, (04) :27-30
[4]   煤焦气化过程中比表面积和孔容积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向银花 ;
王洋 ;
张建民 ;
董众兵 ;
李斌 .
燃料化学学报, 2002, (02) :108-112
[5]   高温下制焦温度对煤焦气化活性的影响 [J].
唐黎华 ;
吴勇强 ;
朱学栋 ;
朱子彬 .
燃料化学学报, 2002, (01) :16-20
[6]   煤粉在热分解过程中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的变化 [J].
丘纪华 .
燃料化学学报, 1994, (03)
[7]   煤粉孔隙结构对燃烧过程的影响 [J].
陈鸿 ;
孙学信 ;
韩才元 ;
崔和平 .
化工学报, 1994, (03) :327-333
[8]   高温下煤焦气化反应特性(Ⅱ)细孔构造对煤焦气化反应的影响 [J].
朱子彬 ;
马智华 ;
林石英 ;
平户瑞穗 ;
堀尾正■ .
化工学报, 1994, (02) :155-161
[9]   煤颗粒燃烧的孔隙特性研究 [J].
顾璠 ;
许晋源 ;
沈红梅 .
燃料化学学报, 1993, (04) :425-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