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式超临界水反应器中褐煤制氢过程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14
作者
姜炜 [1 ,2 ]
程乐明 [1 ]
张荣 [1 ]
毕继诚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连续; 褐煤; 超临界水; 氢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Q116.2 [氢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建立了煤处理量为1 kg/h的连续式超临界水反应装置并实现稳定运行,考察了反应温度(500℃650℃)、反应压力(20 MPa30 MPa)、水煤浆浓度(20%50%)以及KOH添加量对小龙潭褐煤在超临界水中连续化制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反应进行20 min后连续装置达到稳定运行状态。反应温度和KOH添加量是影响超临界水中褐煤制氢的关键因素。随着反应温度从500℃提高到650℃,氢气的体积分数与产率分别由11%和25 mL/g增加到29%和110 mL/g。添加0.5%KOH可明显提高碳气化率以及氢气的产率,但随着KOH加入量进一步增加,氢气产率增加的幅度减小。随着压力增加,甲烷产率有升高的趋势,氢气产率变化不大,提高水煤浆的浓度,碳气化率降低。
引用
收藏
页码:660 / 66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Biomass gasification in near- and super-critical water: Status and prospects [J].
Matsumura, Y ;
Minowa, T ;
Potic, B ;
Kersten, SRA ;
Prins, W ;
van Swaaij, WPM ;
van de Beld, B ;
Elliott, DC ;
Neuenschwander, GG ;
Kruse, A ;
Antal, MJ .
BIOMASS & BIOENERGY, 2005, 29 (04) :269-292
[2]   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coal by separating carbon dioxide during gasification [J].
Lin, SY ;
Harada, M ;
Suzuki, Y ;
Hatano, H .
FUEL, 2002, 81 (16) :2079-2085
[3]   超临界水活化褐煤制取活性炭 [J].
程乐明 ;
姜炜 ;
张荣 ;
毕继诚 .
新型炭材料, 2007, (03) :264-270
[4]   CaO对褐煤在超临界水中制取富氢气体的影响 [J].
程乐明 ;
张荣 ;
毕继诚 .
燃料化学学报, 2007, (03) :257-261
[5]   煤与生物质共超临界水催化气化制氢的实验研究 [J].
闫秋会 ;
郭烈锦 ;
梁兴 ;
张西民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5, (05) :454-457
[6]   锯木屑在超临界水中气化制氢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 [J].
吕友军 ;
郭烈锦 ;
郝小红 ;
冀承猛 .
化工学报, 2004, (12) :2060-2066
[7]   生物质在超临界水中热解行为的初步研究 [J].
曲先锋 ;
彭辉 ;
毕继诚 ;
王锦风 ;
孙东凯 .
燃料化学学报, 2003, (03) :230-233
[8]   超临界水中纤维素气化制氢的实验研究 [J].
毛肖岸 ;
郝小红 ;
郭烈锦 ;
杜新武 .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03, (03) :388-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