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青少年体育训练和竞赛组织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被引:15
作者
吴贻刚
陈先良
王健
刘斌
机构
[1] 上海体育学院基础部,上海体育学院田径系,华中师范大学体育系,湖南师范大学体育系上海,上海,湖北武汉,湖南长沙
关键词
青少年; 体育训练和竞赛; 组织模式; 指导思想; 原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80817 [];
学科分类号
04 ; 0403 ;
摘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与比较法进行研究。认为我国青少年体育训练和竞赛组织模式的一些局部性制度改革与创新 ,尚不足以彻底改变原来存在的深层次及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由此提出了以培养社会兴趣和“横向联系”为结构关系的组织模式 ,并提出了社会共同需要、社会效益最大化和法制等改革原则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体育科学学科发展现状与未来.[M].本书编写组编;.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
[2]   我国高水平运动队业余训练与青少年业余训练体制的衔接 [J].
陈先良 ;
王健 ;
吴贻刚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1, (03) :22-26
[3]   中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因素比较研究 [J].
王波 .
体育科学, 2000, (04) :15-21
[4]   关于职业体育的几点思考 [J].
秦椿林 ;
袁旦 .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1999, (03) :1-2
[5]   我国普通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J].
于振峰 ;
伍勰 .
体育科学, 1998, (03) :24-27
[6]   中国体育改革的社会学思考 [J].
熊斗寅 .
福建体育科技, 1996, (01) :29-30
[7]   关于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两点思考 [J].
刘建和 .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95, (01) :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