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黄海悬浮体和沉积物的物质来源和运移:来自碳稳定同位素组成的证据

被引:39
作者
蔡德陵
石学法
周卫健
刘卫国
张淑芳
曹蕴宁
韩贻兵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3]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青岛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
[4] 青岛
[5] 西安
[6] 青岛
关键词
南黄海; 悬浮体; 物质来源; 沉积物搬运; 碳同位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2 [海洋沉积、历史海洋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1998年5月航次中所采集的南黄海海域7个断面、67个站位、5个层次的284个悬浮体样品和64个底质沉积物样品,分析测定了样品的悬浮体浓度和悬浮体与底质沉积物中的有机碳稳定同位素组成,以研究悬浮体和沉积物的物质来源和运移过程. 由悬浮体浓度和颗粒有机碳δ13C值的分布特征分析得出了南黄海沉积物搬运的主要格局.由此格局可以认定,在陆源物质向南黄海中部深水区的输送过程中底层起着比表层更为重要的作用.黄海环流是决定南黄海沉积物搬运格局的一个重要控制因素.由沉积有机质的碳同位素信号证实,山东水下三角洲高沉积速率沉积物的主要物质来源是现代黄河物质.在南黄海深水区的陆源沉积物主要来自废黄河物质和现代黄河物质,现代长江物质所占比例相对较少.来自朝鲜半岛的陆源物质其数量和影响范围都是有限的.由悬浮体和碳稳定同位素得出的结论得到了另一个独立的物源指示剂——多环芳烃的进一步证明.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 条
  • [1] Upwelling and sedimentation dynamics[J] . Hu Dunxin.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 198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