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现代沉积速率空间分布及沉积通量初步研究

被引:19
作者
徐海 [1 ]
刘晓燕 [1 ,2 ]
安芷生 [1 ]
侯昭华 [1 ]
董吉宝 [1 ]
刘斌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青海湖; 沉积速率; 137Cs; 沉积通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考察了青海湖表层沉积物137Cs活度及通量时空分布,建立了湖泊沉积速率空间分布模式.青海湖河口/岸边区域沉积物137Cs通量高,但平均137Cs活度低;湖中心区域137Cs通量低但平均活度高.河口/岸边区域沉积速率高,沉积物陆源组分(如SiO2,Fe2O3,Ti等)的含量及通量高.湖中心区域沉积速率低,化学/生物沉积组分(如次生碳酸盐)含量高.因此,决定青海湖沉积速率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流域陆源物质的堆积速率.根据本文获得的不同湖区沉积速率计算了青海湖平均质量堆积速率(0.0337g·cm-2·a-1),并用Ca质量平衡方法检验了该平均值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估算了青海湖沉积通量及流域泥沙输入和大气粉尘对湖泊沉积的贡献.
引用
收藏
页码:384 / 39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青海湖表层底泥中放射性同位素Cs的来源 [J].
曾奕 ;
张信宝 ;
周卫健 ;
齐永青 .
湖泊科学, 2007, (05) :516-521
[2]   GeochronologyofasurfacecoreinthenorthernbasinofLakeQinghai:Evidencefrom210Pband137Csradionuclides [J].
徐海 ;
艾莉 ;
谭亮成 ;
安芷生 .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2006, (04) :301-306
[3]   无侵蚀非农耕地土壤137Cs深度分布入渗过程模型 [J].
伏介雄 ;
张信宝 ;
齐永青 ;
贺秀斌 ;
文安邦 .
核技术, 2006, (03) :189-193
[4]   湖泊沉积物中微量金属二次迁移过程中微生物作用的实验研究 [J].
汪福顺 ;
刘丛强 ;
梁小兵 ;
魏中青 ;
李军 ;
徐海 .
湖泊科学, 2006, (01) :49-56
[5]   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动态变化遥感监测 [J].
高会军 ;
李小强 ;
张峰 ;
霍晓斌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5, (03) :100-103
[6]   东北四海龙湾玛珥湖沉积物纹层计年与137Cs、210Pb测年 [J].
储国强 ;
顾兆炎 ;
许冰 ;
刘强 ;
孙青 ;
汉景泰 ;
刘嘉麒 .
第四纪研究, 2005, (02) :202-207
[7]  
A carbon- and oxygen-isotope record of recent environ- mental change from Qinghai Lake, NE Tibetan Plateau[J]. A.C.G.Henderson,J.A.Holmes,M.J.Leng,L.R.Carvalho.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3(14)
[8]   环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对策 [J].
杨修 ;
孙芳 ;
任娜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3, (02) :39-42
[9]   青海湖近千年来气候环境变化的湖泊沉积记录 [J].
沈吉 ;
张恩楼 ;
夏威岚 .
第四纪研究, 2001, (06) :508-513
[10]   青海湖环境恶化危害与防治对策附视频 [J].
韩永荣 .
中国水土保持, 2000, (08) :20-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