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08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监测

被引:42
作者
朱蓉 [1 ]
党辉 [1 ]
张利娟 [1 ]
李华忠 [2 ]
郑灿军 [2 ]
吴晓华 [1 ]
郭家钢 [1 ]
机构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血吸虫病; 监测; 疫情;
D O I
10.16250/j.32.1374.2009.05.014
中图分类号
R532.21 [血吸虫病]; R181.8 [疫情管理];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100401 ;
摘要
目的掌握2005~2008年全国80个血吸虫病监测点的疫情变化趋势,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全国80个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方案》开展了人群及家畜病情、螺情和相关因素调查,汇总整理所有监测数据,分析2005~2008年的监测结果。结果2005~2008年人群血吸虫校正感染率由2005年的2.03%下降至2008年的0.67%,人群血吸虫校正感染率湖沼型流行区显著高于山丘型;职业性疫水接触人群,如农民、渔民和船民均显著高于非职业性疫水接触人群。全国80个监测点家畜存栏主要为牛、羊和猪,分别占50.36%、13.72%和11.53%;家畜敞放仍是饲养的主要方式,其中在有螺地带敞放率为43.99%,圈养率仅为5.13%。2005~2008年,全国9个省(市)79个监测点查出有螺面积,湖沼型占91.96%,山丘和水网型分别占7.74%和0.30%;感染性钉螺面积中湖沼型占98.70%,山丘占1.30%,水网型地区未发现感染性钉螺。钉螺感染率和活螺密度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湖沼型地区4年间感染性钉螺密度下降不明显。结论2005~2008年全国血吸虫病监测点人群、家畜和钉螺感染率等指标均有所下降,但家畜存栏数和感染性钉螺面积等反映传染源控制效果较敏感的一些技术指标未见明显下降。因此,要加强传染源控制措施的落实,减少家畜存栏数和感染性钉螺,以防止疫情反弹。
引用
收藏
页码:358 / 36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实现防治策略转变 加快血防工作进程 [J].
汪天平 ;
操治国 ;
陈红根 ;
周晓农 .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09, 21 (04) :241-242
[2]   鄱阳湖区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研究 [J].
陈红根 ;
曾小军 ;
熊继杰 ;
姜唯声 ;
洪献林 ;
胡神助 ;
郭家钢 .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09, (04) :243-249
[3]   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策略在洞庭湖区血吸虫病防治中的实践与思考 [J].
易冬华 ;
易平 ;
刘兆春 ;
李岳生 ;
全明珠 ;
肖水源 .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09, 21 (03) :161-164
[4]   吡喹酮化疗在血吸虫病防治中的作用 [J].
朱蓉 ;
郭家钢 .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09, (02) :154-157
[5]   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研究的战略重点思考 [J].
林丹丹 ;
吴晓华 ;
姜庆五 ;
林矫矫 ;
周晓农 .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09, 21 (01) :1-5
[6]   湖北省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两年疫情比较 [J].
范宏萍 ;
涂祖武 ;
刘建兵 ;
苏正明 ;
曹慕民 ;
何汇 ;
黄水生 ;
蔡顺祥 .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 2009, (01) :56-59
[7]   2007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通报 [J].
郝阳 ;
吴晓华 ;
郑浩 ;
王立英 ;
郭家钢 ;
夏刚 ;
陈朝 ;
周晓农 .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08, 20 (06) :401-404+396
[8]   2006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通报 [J].
郝阳 ;
吴晓华 ;
郑浩 ;
王立英 ;
郭家钢 ;
夏刚 ;
陈朝 ;
周晓农 .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 2007, (06) :401-404+396
[9]   我国血吸虫病疫情控制标准技术指标的探讨 [J].
林丹丹 ;
汪世平 ;
姜庆五 ;
张世清 ;
许静 ;
方金城 ;
徐兴建 ;
周晓农 ;
王立英 .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07, (01) :5-8
[10]   2005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报告 [J].
党辉 ;
朱蓉 ;
郭家钢 .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06, (04) :189-192+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