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中丘陵区小流域泥沙来源的137Cs和210Pb双同位素法研究

被引:53
作者
张信宝
贺秀斌
文安邦
D.E.Walling
冯明义
邹翔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and Archaeology
[3] ExeterUniversity
[4] ExeterEXRJ
[5] UK
[6] 西华师范大学
[7]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成都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8] 西安
[9] 成都
[10] 南充
关键词
泥沙来源; 相对产沙量; 137Cs; 210Pb; 川中丘陵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43.1 [河流];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在2002年开展的川中丘陵区武家沟小流域泥沙来源的调查中, 137Cs和210Pb双同位素示踪法得到了应用, 流域内陡坡林地、缓坡农台地和裸坡地表层土壤的137Cs和210Pb平均含量分别为(7.15±0.40)和(162.01±3.86) Bq·kg-1; (4.01±0.31)和(70.96±2.65) Bq·kg-1; 0和(15.12±1.22) Bq·kg-1. 近期水库淤积泥沙的137Cs和210Pb含量分别为(3.06±0.23)和(72.66±1.61) Bq·kg-1. 运用混合模型求得林地、农地和裸坡地(含沟岸)的相对来沙量分别为18%, 46%和36%. 农台地和裸坡地(含沟岸)是流域内最重要和次重要的泥沙来源. 根据1956年以来水库的泥沙淤积量, 流域输沙模数为642 t·(km2·a)-1, 占流域面积约2/3的林地和1/3的农地的侵蚀模数分别为173和886 t·(km2·a)-1.
引用
收藏
页码:1537 / 154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Handbook for the assessment of soil erosion and sedimentation using environmental radionuclides..Zapata F;.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2002,
[2]   厦门地区7Be和210Pb的大气沉降通量 [J].
贾成霞 ;
刘广山 ;
杨伟锋 ;
张磊 ;
黄奕普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3) :352-357
[3]   (210)Pbex在土壤中的深度分布和通过(210)Pbex法求算土壤侵蚀速率模型 [J].
张信宝 ;
D.E.Walling ;
冯明义 ;
文安邦 .
科学通报, 2003, (05) :502-506
[4]   长江上游泥沙输移比初探 [J].
景可 .
泥沙研究, 2002, (01) :53-59
[5]   长江上游水土流失治理的思考——与黄河中游的对比 [J].
张信宝 ;
柴宗新 .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1996, (04) :7-9
[6]   东海附近大气中210Pb沉降通量 [J].
钱江初 ;
王星福 ;
徐征宇 .
东海海洋, 1986, (01) :2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