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研究

被引:36
作者
姚文波 [1 ]
刘文兆 [2 ]
赵安成 [3 ]
李怀有 [3 ]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暨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3]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土保持西峰治理监督局
关键词
效益评价; 指标体系; 水土保持; 问卷调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基于对陇东黄土高原部分地区的问卷调查和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发现大多数群众对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事业及其各项措施具有很高的认同感,但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不高,进而影响了综合治理的效果;小区域的水土保持工作虽有成效,但因非示范区、非项目区效果不明显,大尺度地域范围内综合治理的成效就有限。造成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充分重视综合治理实施者的经济利益;因此,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评价,应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利用综合治理的经济利益调动实施者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把引导群众致富与其客观上所具有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紧密结合,以达到综合治理目的。基于此,提出了综合治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12 / 11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黄河流域水库拦截泥沙量的计算及泥沙分布特征附视频 [J].
张振克 ;
陈云增 ;
田海涛 ;
丁海燕 ;
王万芳 ;
潘少明 .
中国水土保持, 2008, (04) :20-22+60
[2]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效益分析——以浑椿河流域为例 [J].
陈维杰 .
水利经济, 2006, (02) :22-25+82
[3]   小流域治理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李智广 ;
李锐 ;
杨勤科 ;
赵永安 .
水土保持通报, 1998, (S1) :71-75
[4]   小流域治理综合效益评价方法刍议 [J].
李智广 ;
李锐 .
水土保持通报, 1998, (05) :20-24
[5]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效益分析 [J].
阎文哲,赵光耀,马国力 .
人民黄河, 1996, (05) :7-11+39+61-62
[6]  
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办法(草案).[J]..水土保持.1980, 01
[7]  
黄土高塬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规律及水土保持治理效益分析研究.[M].田杏芳等; 编著.黄河水利出版社.2008,
[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效益计算方法.[S].水利部水土保持司.焦居仁;刘万铨;徐传早;佟伟力;宁堆虎.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