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捕集与封存研究进展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被引:19
作者
张振冬
杨正先
张永华
曲健凤
闫吉顺
霍传林
机构
[1] 不详
[2]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3] 不详
关键词
CO2捕集与封存; 咸水层; 海底封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701 [废气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已被广泛地认为是一种潜力巨大、可供选择的CO2减排手段。据预测,其减排贡献将从2020年占总减排量的3%上升至2030年的10%,并在2050年将达到20%左右,成为CO2减排份额最大的单项技术。本文介绍了CCS的主要技术环节(捕集、运输、封存)、封存地类型和目前国际上开展的主要CCS示范项目及发展趋势。同时特别探讨了海底封存CO2的可行性、封存潜力以及我国在海底封存CO2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发展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456 / 45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广东省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可行性研究》中英合作项目正式启动 [J].
周蒂 ;
孙珍 ;
赵中贤 ;
张云帆 ;
李鹏春 ;
廖杰 .
热带海洋学报, 2010, 29 (03) :155-156
[2]   浅析中国CCS项目的现状和前景 [J].
程昌慧 .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0, 23 (02) :69-72
[3]   中国CCS的发展前景及最新行动 [J].
李宏军 ;
黄盛初 .
中国煤炭, 2010, 36 (01) :13-17
[4]   全球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的最新进展 [J].
韩文科 ;
杨玉峰 ;
苗韧 ;
陈子佳 ;
安琪 .
宏观经济研究, 2009, (12) :22-23+43
[5]   我国CO2捕集与封存的技术路线探讨 [J].
李小春 ;
方志明 ;
魏宁 ;
白冰 .
岩土力学, 2009, 30 (09) :2674-2678+2696
[6]   地下咸水层封存CO2的关键技术研究 [J].
张二勇 ;
李旭峰 ;
何锦 ;
张福存 .
地下水, 2009, 31 (03) :15-19
[7]   二氧化碳海洋封存的研究进展 [J].
李洛丹 ;
刘妮 ;
刘道平 .
能源与环境, 2008, (06) :11-12+24
[8]   CO收集封存战略及其对我国远期减缓CO排放的潜在作用 [J].
陈文颖 ;
吴宗鑫 ;
王伟中 .
环境科学, 2007, (06) :1178-1182
[9]   中国深部咸水含水层CO2储存优先区域选择 [J].
李小春 ;
刘延锋 ;
白冰 ;
方志明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 (05) :963-968
[10]  
盐水层二氧化碳封存机理与地质模拟[D]. 杨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