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区夏秋季能见度与PM化学成分的关系

被引:28
作者
沈铁迪
王体健
陈璞珑
蒋自强
机构
[1] 不详
[2]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3] 不详
关键词
南京市; 能见度; PM2.5化学成分; 消光系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研究南京细颗粒物PM2.5化学成分与能见度的关系,于2011年8月4~17日和2011年10月31日11月11日在南京城区采集PM2.5样品并分析其化学成分,同时对能见度、PM2.5、相对湿度等进行了同步观测.结果表明:南京城区夏季采样期间的能见度高于秋季,分别约为10.9km、7.5km,低能见度天PM2.5质量浓度较高,能见度与PM2.5的相关系数为-0.75.水溶性离子和总碳分别占PM2.5质量浓度的38%和26%,其中与能见度相关性较显著的是NO3-、SO42-、NH4+、EC.总消光系数的主要贡献者是颗粒物,达98.2%.8月首要消光组分是硫酸铵(NH4)2SO4,占47.0%,有机碳OC和硝酸铵NH4NO3分别占19.2%和14.3%;而11月是NH4NO3、(NH4)2SO4和OC,分别占29.3%、28.7%、26.8%.对不同相对湿度下的能见度和PM2.5化学成分进行拟合.进一步根据WRF/Chem细颗粒物化学成分模拟结果,分别利用拟合关系式和美国IMPROVE关系式,对2011年8月和11月能见度进行计算,与观测对比发现,利用本文拟合关系式计算的能见度结果优于IMPROVE关系式.
引用
收藏
页码:652 / 65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杭州市大气颗粒物消光组分的粒径分布特征研究 [J].
王琼 ;
毕晓辉 ;
张裕芬 ;
杨成军 ;
洪盛茂 ;
焦荔 ;
冯银厂 .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 (01) :10-16
[2]   天津市颗粒物散射消光特征及化学组分贡献研究 [J].
古金霞 ;
董海燕 ;
白志鹏 ;
霍光耀 ;
刘爱霞 ;
吴丽萍 ;
解以扬 .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 (01) :17-22
[3]   南京大气PM2.5中碳组分观测分析 [J].
陈魁 ;
银燕 ;
魏玉香 ;
杨卫芬 .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30 (08) :1015-1020
[4]   南京市大气细颗粒物化学成分分析 [J].
银燕 ;
童尧青 ;
魏玉香 ;
王体健 ;
李嘉鹏 ;
杨卫芬 ;
樊曙先 .
大气科学学报, 2009, 32 (06) :723-733
[5]   广州冬季大气消光系数的贡献因子研究 [J].
陶俊 ;
张仁健 ;
许振成 ;
陈来国 ;
朱李华 ;
韩静磊 ;
曹军骥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9, 14 (05) :484-490
[6]  
Indirect Radiative Forcing and Climatic Effect of the Anthropogenic Nitrate Aerosol on Regional Climate of China[J]. 李树,王体健,庄炳亮,韩永.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09(03)
[7]   南京地区大气灰霾的数值模拟 [J].
胡荣章 ;
刘红年 ;
张美根 ;
蒋维楣 ;
张予燕 .
环境科学学报, 2009, 29 (04) :808-814
[8]  
QX/T 113-2010. 霾的观测和预报等级[S]. 2010
[9]  
大气物理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盛裴轩等编著, 2003
[10]  
Urban air quality and regional haze weather forecast for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J] . Tijian Wang,Fei Jiang,Junjun Deng,Yi Shen,Qinyan Fu,Qian Wang,Yin Fu,Jianhua Xu,Danning Zhang.Atmospheric Environment .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