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轮廓优化技术在乳腺癌调强放疗计划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7
作者
李兵
沈君姝
朱锡旭
武新虎
高淑萍
机构
[1]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放疗科
关键词
乳腺癌; 调强放疗; 轮廓优化技术; 正向计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7.9 [乳腺肿瘤];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目的放疗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有助于更好地保护正常组织和器官。文中探讨乳腺癌放疗采用正向IMRT计划的方法和规律。方法总结152例乳腺癌患者行IMRT的计划设计方案,均采用基于轮廓优化技术,根据靶体积和危及器官预设不同射束的主野形状,手工补野,正向优化设计完成IMRT计划。结果剂量分布及剂量体积直方图满足临床要求,计划大体肿瘤体积(planning gross tumor vol-ume,PGTV)(38/45)的D95≥60 Gy,大体肿瘤体积(gross tumor volume,GTV)(45/45)的V95≥60 Gy,临床靶体积(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125/152)的V95≥50 Gy,患侧肺(100/152)的D20≤20 Gy,健侧乳腺平均剂量5.2 Gy;子野数18~45,平均值32,中位数26;总跳数380.5~750.2,平均值480.8,中位数455.4;2007年12月之前的64例患者单次治疗时间没有统计,之后的88例患者,单次治疗时间12.9~28.3 min,平均值17.2 min,中位数16.5 min。结论 IMRT技术给乳腺癌的放疗带来了全新的解决方案和理念,基于轮廓正向优化技术运用得当,可得到与逆向优化相当的剂量分布。
引用
收藏
页码:1052 / 105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规范的乳癌筛查才有价值.[N].张昊华;.健康报.2009,
[2]   乳腺癌的保留乳房治疗 [J].
顾军 ;
于泽平 ;
王少华 .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9, (04) :394-396
[3]   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的剂量学比较 [J].
曹远东 ;
高恒东 ;
孙新臣 ;
葛小林 ;
林茜 ;
邵玉琴 ;
马春阳 ;
李益坤 ;
雍霞 ;
隋辉 .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9, (02) :161-164+228
[4]   正向调强技术结合ABC系统对乳腺癌放疗的使用方法 [J].
邱健健 ;
陈佳艺 ;
蒋国梁 ;
徐志勇 ;
蒋治勤 ;
王鑫 .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06, (04) :304-306
[5]   一种基于射野孔径的调强优化技术 [J].
贺晓东 .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06, (04) :316-318
[6]   乳腺癌调强放射治疗和常规切线野治疗的三维剂量学研究 [J].
黄晓波 ;
蒋国樑 ;
陈佳艺 ;
陈兰飞 ;
胡伟刚 .
癌症, 2006, (07) :855-860
[7]   乳腺癌五种照射技术比较研究 [J].
金大伟 ;
戴建荣 ;
余子豪 ;
惠周光 ;
王淑莲 ;
耿辉 .
医学研究杂志, 2006, (06) :10-13
[8]   乳腺癌放射治疗进展 [J].
余子豪 .
继续医学教育, 2006, (08) :53-56
[9]   影响乳腺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全乳临床靶区确定的因素 [J].
黄晓波 ;
陈佳艺 ;
蒋国樑 .
癌症, 2006, (01) :62-65
[10]   An anatomy-based beam segmentation tool for 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and its application to head-and-neck cancer [J].
De Gersem, W ;
Claus, F ;
De Wagter, C ;
De Neve, W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ONCOLOGY BIOLOGY PHYSICS, 2001, 51 (03) :849-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