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与煤共气化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11
作者
郝巧铃
白永辉
李凡
机构
[1] 太原理工大学煤科学与技术教育部和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生物质; 煤; 共气化; 可再生能源;
D O I
10.16085/j.issn.1000-6613.2011.s1.161
中图分类号
TQ541 [气化理论(可燃气体、瓦斯)];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生物质是可再生能源,在中国储量丰富,合理开发利用对解决我国能源短缺现状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生物质已被用作气化原料,但单独气化时存在较多缺点而使其发展受到限制。将生物质与煤共气化既克服了生物质单独气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又可弥补煤炭资源的短缺,无论从生态学还是经济学的角度分析,都是最可行的利用方式之一。本文主要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煤与生物质共气化方面的研究、生物质气化特点及二者共气化过程中涉及的物理化学特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重点讨论了生物质对煤气化过程中的特性的影响及协同作用,为生物质和煤的有效洁净利用,特别是二者的共气化技术的发展提供相关重要的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生物质与高硫劣质煤混烧固硫特性研究 [J].
蒲舸 ;
谭波 .
煤炭转化, 2011, 34 (01) :39-42
[2]   煤和生物质共气化制备富氢气体的实验研究 [J].
李克忠 ;
张荣 ;
毕继诚 .
燃料化学学报, 2010, 38 (06) :660-665
[3]   煤与生物质共气化制氢技术 [J].
唐庆杰 ;
丁兆军 .
中国煤炭, 2010, 36 (07) :98-100
[4]  
生物质气化技术原理及应用分析.[J].郑昀;邵岩;李斌;.热电技术.2010, 02
[5]   生物质和褐煤的掺混比例对共气化特性的影响 [J].
阎维平 ;
鲁许鳌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9, 29(S1) (S1) :150-155
[6]   掺混比例对生物质和煤流化床共气化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J].
鲁许鳌 ;
阎维平 .
动力工程, 2009, 29 (10) :977-983
[7]   生物质与煤共气化特性研究 [J].
宋新朝 ;
王芙蓉 ;
赵霄鹏 ;
张永奇 ;
毕继诚 .
煤炭转化, 2009, 32 (04) :44-46
[8]   生物质与煤共气化制取氢气的试验 [J].
王立群 ;
李伟振 ;
宋旭 ;
郭凯 ;
王同章 .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0 (05) :496-500
[9]   掺混生物质焦和煤焦共气化的热重分析 [J].
严帆帆 ;
朱予东 ;
徐培培 ;
刘志强 .
能源技术, 2009, 30 (04) :205-208
[10]   气化炉中生物质—煤共同气化的模拟研究 [J].
韩玉杰 .
应用能源技术, 2009, (07) :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