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轮南地区原油类型多样性的主控因素

被引:6
作者
卢鸿
贾望鲁
肖中尧
孙永革
彭平安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州
[4] 广州
[5] 库尔勒
[6] 广州
关键词
混合作用; 东西分异; 油族; 轻质油; 高蜡油; 正构烷烃半对数分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轮南地区油气藏的分布十分复杂,各种不同物性的原油如重质油、正常油、蜡质油、轻质油和凝析油均有分布,并呈现“西重东轻”、“西油东气”和“上下重,中间轻”的分布格局。运用原油正构烷烃半对数分布、生物标志化合物比值和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等精细的有机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平面分布上与大的“东西分异”背景相吻合,且具有通常成熟度连续的单期烃类充注、成藏难以解释的“两族、不连续分布”特征。轮南地区油气藏存在东部和西部两个油族,西部地区油族成熟度略低且有生物降解痕迹,主要以重油形式分布;东部地区油族成熟度略高,主要以轻质油、凝析油形式存在,中间地段发生的混合作用形成了中-高蜡油。混合成藏作用模式,可能有助于解释轮南地区油气藏(包括蜡质油)的分布规律,并能对原油物性、含氮化合物、生物标志化合物、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等各项地球化学数据作出相对较为一致的解释。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4
页数:8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