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主要界限温度初终日、持续天数和积温的变化

被引:15
作者
马德栗
陈正洪
机构
[1] 不详
[2] 武汉区域气候中心
[3] 不详
关键词
积温; M-K检验; 突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荆州1954~2008年逐日气温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M-K突变检验等方法计算分析了≥10℃积温和≥20℃积温的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55 a来年平均气温呈增加趋势,线性增温率为0.26℃/10 a,突变点为1986年,1988年后气温显著增加。(2)≥10℃和≥20℃初始日期呈显著提前趋势,终止日期呈延迟趋势,持续天数显著增加。(3)≥10℃积温呈显著增加趋势,增温率为85.9℃/10 a,突变点为1990年,1994年后积温显著增加;≥20℃积温呈显著增加趋势,增温率为75.6℃/10 a,突变点为1995年,2004年后积温显著增加。(4)≥10℃、≥20℃初始日期提前程度大于终止日期延迟程度,≥10℃积温增加幅度大于≥20℃积温增加幅度,≥10℃积温突变点和显著增加点出现年份均早于≥20℃积温。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7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湖北省近45年≥10℃界限温度的变化特征分析 [J].
刘志雄 ;
陈正洪 ;
万素琴 .
湖北农业科学, 2010, 49 (06) :1349-1352
[2]   季节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以湖北省为例 [J].
陈正洪 ;
史瑞琴 ;
陈波 .
地理科学, 2009, 29 (06) :911-916
[3]   柴达木盆地南缘农业界限温度的气候变化特征 [J].
王发科 ;
祁贵明 ;
郭晓宁 ;
李兵 .
干旱气象, 2009, 27 (03) :227-231
[4]   黑龙江省近45年积温变化及积温带的演变趋势 [J].
季生太 ;
杨明 ;
纪仰慧 ;
王萍 ;
姜丽霞 ;
朱海霞 ;
闫平 .
中国农业气象, 2009, 30 (02) :133-137
[5]   樱花花期变化特征及其与冬季气温变化的关系 [J].
陈正洪 ;
肖玫 ;
陈璇 .
生态学报, 2008, (11) :5209-5217
[6]   长江流域近50年来的气温变化特征 [J].
丁斌 ;
顾显跃 ;
缪启龙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04) :531-536
[7]   河北省近50年0℃界限温度积温变化特征分析 [J].
李元华 ;
刘学锋 ;
刘莉 ;
张梅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6, (04) :12-15
[8]   关于进一步评价农业无霜(冻)期问题的商榷 [J].
李福忠 ;
李乃辉 ;
魏喜陆 .
现代化农业, 2004, (09) :16-17
[9]   武汉、宜昌20世纪平均气温突变的诊断分析 [J].
陈正洪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0, (01) :57-63
[10]   湖北省气温及水稻生育期内有效积温变化的分析 [J].
冯明 ;
王中柱 ;
王保家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8, (06) :599-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