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C型pepc基因的分子克隆及其在小麦的转基因研究

被引:30
作者
陈绪清
张晓东
梁荣奇
张立全
杨凤萍
曹鸣庆
机构
[1]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2] 北京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3] 北京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
[4] 北京
关键词
C4途径; pepc基因; 转基因; 小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785 [转化及克隆];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836 ; 090102 ;
摘要
通过LA-PCR方法, 从玉米材料中获得了完整的C4 型pepc基因. 与GenBank中玉米C4 型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lase, PEPC)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 结果表明, DNA序列的同源性达98.96%, mRNA同源性达99.38%, 蛋白质的氨基酸推测序列同源性为99.38%. 在DNA水平, 两者之间有49处碱基差异, 18处发生在内含子区, 18处发生在外显子处. 在mRNA水平, 两者之间有15处差异, 但是这些差异在蛋白质水平上仅导致了4个非连续排列的氨基酸差异. 进一步构建了该基因包括5启动子、3非编码区以及内含子在内的完整序列(6.7 kb)和以CaMV 35S启动子驱动的bar基因为选择标记的表达载体pBAC214(12 kb). 通过PDSI000/He基因枪转化法, 获得了该基因的转基因小麦植株. 对转基因小麦进行Southern鉴定, 结果表明来自玉米的pepc基因完全整合到了小麦基因组中. 通过对转基因小麦叶片的可溶性蛋白质SDS-PAGE电泳分析, 表明该基因在小麦中获得了正确的转录、剪接和翻译. 通过对转基因小麦叶片中PEPC酶活性的初步测定, 发现部分转基因植株叶片中PEPC酶活性提高了3~5倍, 与玉米叶片中的PEPC酶活性相当. 对转基因小麦旗叶光合生理指标进行测定, 发现部分转基因植株光合速率有所提高, 并且气孔的开放程度与叶片中
引用
收藏
页码:1976 / 198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高粱C4型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的分子克隆及其转基因水稻的培育 [J].
张方 ;
迟伟 ;
金成哲 ;
王强 ;
张其德 ;
吴乃虎 .
科学通报, 2003, (14) :1542-1546
[2]   转PEPC基因水稻具有初级CO2浓缩机制的生理特点 [J].
焦德茂 ;
李霞 ;
黄雪清 ;
匡廷云 ;
戈巧英 ;
郝乃斌 ;
白克智 .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2003, (01) :33-39
[3]   用基因枪将除草剂Basta抗性基因与小麦HMW谷蛋白亚基基因导入小麦获得转基因植株 [J].
张晓东 ;
李冬梅 ;
徐文英 ;
蒋有绎 ;
胡道芬 ;
韩立新 ;
不详 .
华北农学报 , 1997, (01) :134-137
[4]  
植物生理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潘瑞炽主编, 2004
[5]  
蛋白质技术手册[M]. 科学出版社 , 汪家政, 2000
[6]  
Sorghum 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lase gene family: structure, function and molecular evolution[J] .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 1993 (3)
[7]   COMPLETE NUCLEOTIDE-SEQUENCE OF A SORGHUM GENE CODING FOR THE 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LASE INVOLVED IN C4 PHOTOSYNTHESIS [J].
LEPINIEC, L ;
KERYER, E ;
TAGU, D ;
GADAL, P ;
CRETIN, C .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1992, 19 (02) :339-342
[8]  
Analysis of expression and 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s of 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lase genes in Flaveria trinervia (C 4 ) and F. pringlei (C 3 )[J] . Jürgen Hermans,Peter Westhoff.MGG Molecular & General Genetics . 199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