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松与华山松人工混交林针叶光合速率对光及CO2浓度的响应特征

被引:18
作者
梁军生
陈晓鸣
杨子祥
刘娟
王健敏
陈航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国家林业局资源昆虫培育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云南松; 华山松; 混交林; 光合作用; 响应特征;
D O I
10.13275/j.cnki.lykxyj.2009.01.008
中图分类号
S791.257 [云南松];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采用Licor-6400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了人工混交林中云南松、华山松光合作用对光、CO2浓度的响应曲线,阐述了云南松、华山松光合作用对光和CO2浓度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云南松、华山松光合速率随光强或CO2浓度的提高而增大,均可用非直角双曲线拟合,并得出一些光合响应特征参数,两树种间差异显著(P<0.05);云南松、华山松具有较高的光饱和点(LSP)和补偿点(LCP),表现为典型的喜阳性特点,具有较强的光能利用能力。在CO2饱和下,云南松、华山松最大净光合速率(Pm ax)分别可达14.768、10.289μmol.m-2.s-1,与光饱和下相比,最大净光合速率(Pm ax)分别提高了56.9%和62.0%。与华山松及几个北方针叶树相比,云南松具有较高的光饱和点、最大净光合速率、RuBP羧化效率(CE)、光呼吸速率(Rp)、CO2饱和点(CSP),以及较低的暗呼吸速率(Rd)、光补偿点、CO2补偿点(CCP)。云南松具有高光效和高CO2利用率等光合特性,属于高光能生产潜力的针叶树种。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云南松.[M].《云南松》编委会[编];金振洲;彭鉴主编;.云南科技出版社.2004,
[2]  
云南植被.[M].《云南植被》编写组 编著.科学出版社.1987,
[3]   不同水稻品种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积累 [J].
童平 ;
杨世民 ;
马均 ;
吴合洲 ;
傅泰露 ;
李敏 ;
王明田 .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03) :505-511
[4]   药用植物金荞麦的光合特性研究 [J].
贾彩凤 ;
李艾莲 .
中国中药杂志, 2008, (02) :129-132
[5]   川西南山地云南松林窗边界木偏冠现象与影响因素 [J].
何亚平 ;
费世民 ;
徐嘉 ;
陈秀明 ;
蒋俊明 ;
涂代伦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7, (06) :66-71
[6]   不同苜蓿(MedicagosativaL.)品种光合速率对光和CO2浓度的响应特征 [J].
董志新 ;
韩清芳 ;
贾志宽 ;
任广鑫 .
生态学报, 2007, (06) :2272-2278
[7]   长白落叶松、日本落叶松和兴安落叶松幼苗光合作用特性比较研究 [J].
赵溪竹 ;
姜海凤 ;
毛子军 .
植物研究, 2007, (03) :361-366
[8]   黄瓜单叶净光合速率对二氧化碳浓度、温度和光照强度响应模型 [J].
刘玉梅 ;
王云诚 ;
于贤昌 ;
李衍素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4) :883-887
[9]   云南松人工林与天然林群落结构的比较研究 [J].
蔡年辉 ;
李根前 ;
朱存福 ;
黄永祥 ;
李俊楠 ;
赵文东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7, (02) :1-4+163
[10]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主要树种及群落冠层光合特征 [J].
吴家兵 ;
关德新 ;
孙晓敏 ;
张弥 ;
施婷婷 ;
韩士杰 ;
金昌杰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S1) :8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