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近地边界层温湿廓线与热量平衡分析

被引:11
作者
魏文寿 [1 ]
王敏仲 [1 ]
何清 [1 ]
雷加强 [2 ]
艾力买买提明 [1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关键词
塔克拉玛干沙漠; 温湿廓线; 辐射平衡; 热量平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2.4 [辐射平衡及热量平衡];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塔克拉玛干沙漠大气环境观测实验站2006和2007年7~8月取得的微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组合法、对数回归等方法,分析了沙漠腹地夏季近地层大气温湿廓线、沙层温度、地表辐射及热量平衡等微气象特征的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夏季夜间近地层存在逆温现象,在一定高度范围内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增加,日间气温变化情况与此相反.塔克拉玛干沙漠地表辐射平衡以正值为主,除大气向下长波辐射以外,其他各辐射分量(总辐射、反射辐射、地表向上长波辐射、净辐射)均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呈现出标准的日循环形态.沙漠腹地地表热量交换以湍流感热占主导地位,只有一少部分热量以潜热形式输送给近地层大气,地表感热和潜热随着太阳高度角的升高和降低而变化,潜热最大值出现在凌晨,感热峰值出现在正午,观测分析还表明夏季沙漠下垫面对大气的加热作用较为显著,白天地面为强热源,晚上为弱冷源.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陇中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和裸露下垫面地表通量和总体输送系数研究 [J].
王澄海 ;
黄宝霞 ;
杨兴国 .
高原气象, 2007, (01) :30-38
[2]   珠穆朗玛峰绒布河谷近地层大气湍流及能量输送特征分析 [J].
仲雷 ;
马耀明 ;
李茂善 .
大气科学, 2007, (01) :48-56
[3]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沙尘暴特征——以塔中地区为例 [J].
李生宇 ;
雷加强 ;
徐新文 ;
王德 ;
王鲁海 ;
黎跃东 .
自然灾害学报, 2006, (02) :14-19
[4]   黄土高原陆—气相互作用预试验及其晴天地表能量特征分析 [J].
韦志刚 ;
文军 ;
吕世华 ;
陈世强 ;
奥银焕 ;
梁琳 .
高原气象, 2005, (04) :545-555
[5]   塔克拉玛干沙漠地面风场特征及周边地区沙丘排列关系分析 [J].
俎瑞平 ;
张克存 ;
屈建军 ;
凌裕泉 .
应用气象学报, 2005, (04) :468-475
[6]   青藏高原北麓河地区近地层能量输送与微气象特征 [J].
钱泽雨 ;
胡泽勇 ;
杜萍 ;
张艳武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5, (01) :43-48
[7]   塔克拉玛干地区气候变化对全球变暖的响应 [J].
杨莲梅 .
中国沙漠, 2003, (05) :21-26
[8]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沙丘表面温度特征初探 [J].
张杰 .
中国沙漠, 2003, (05) :116-119
[9]   MODIS资料用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地表温度计算方法初探 [J].
崔彩霞 ;
杨青 ;
杨莲梅 .
中国沙漠, 2003, (05) :120-123
[10]   青藏高原西部的地面热源强度及地面热量平衡 [J].
李国平 ;
段廷扬 ;
吴贵芬 .
地理科学, 2003, (01) :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