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基于sap flow测定值的冠层气孔导度和C甄别率测定森林的碳同化率

被引:6
作者
赵平
马玲
孙谷畴
饶兴权
蔡锡安
曾小平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关键词
sap flow; 稳定性碳同位素; 碳同化率; Granier热耗散探针; 冠层平均气孔导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1-33 [];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分析了国内外有关森林碳吸收研究方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根据已有的SapFlow(树干液流)研究积累,结合稳定性碳同位素(13C)测定技术的应用研究,通过严格推导,提出整合冠层气孔导度和13C甄别率测量森林瞬时碳同化率的方法,即通过准确测定液流密度求得冠层平均气孔导度gc,将13C甄别率(?)和Ci/Ca(胞间CO2/叶片周围空气CO2浓度)的关系以及净光合速率Anet和CO2气孔导度(gCO2)的关系进行整合,以此来建立?与森林冠层气孔导度和碳吸收的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620 / 162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马占相思树干液流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马玲 ;
赵平 ;
饶兴权 ;
蔡锡安 ;
曾小平 ;
陆平 .
生态学报, 2005, (09) :2145-2151
[2]   乔木蒸腾作用的主要测定方法 [J].
马玲 ;
赵平 ;
饶兴权 ;
蔡锡安 ;
曾小平 .
生态学杂志, 2005, (01) :88-96
[3]   利用热扩式边材液流探针(TDP)测定树木整株蒸腾耗水量的研究 [J].
王华田 ;
马履一 .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06) :661-667
[4]   稳定性碳同位素技术在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J].
陈世苹 ;
白永飞 ;
韩兴国 .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05) :549-560
[5]   中国森林植被碳库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J].
方精云 ;
陈安平 .
植物学报, 2001, (09) :967-973
[6]   两种山黄麻属植物在近一世纪里气孔密度和潜在水分利用率的变化 [J].
郑凤英 ;
彭少麟 ;
赵平 .
植物生态学报, 2001, (04) :405-409
[7]   中国东北样带草原区植物δC值及水分利用效率对环境梯度的响应 [J].
苏波 ;
韩兴国 ;
李凌浩 ;
黄建辉 ;
白永飞 ;
渠春梅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0, (06) :648-655
[8]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植物叶片中δ13C值的种间差异及时空变化 [J].
严昌荣 ;
韩兴国 ;
陈灵芝 ;
黄建辉 ;
苏波 .
植物学报, 1998, (09) :76-82
[9]   亚热带人工林松树C/C比率和水分利用效率 [J].
孙谷畴 ;
林植芳 ;
林桂珠 ;
李双顺 .
应用生态学报, 1993, (03) :325-327
[10]   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树木年轮的C/C和空气CO浓度变化 [J].
孙谷畴 ;
林植芳 .
应用生态学报, 1992, (04) :291-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