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 条
耕作方式对华北一年两熟区土壤及作物特性的影响
被引:34
作者:
张祥彩
李洪文
何进
王庆杰
郑智旗
荆鹏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
来源:
关键词:
耕作方式;
华北一年两熟区;
深松;
土壤水稳团聚体;
土壤温度;
作物生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344 [耕作的制度和方式];
学科分类号:
090101 ;
摘要:
为了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在华北一年两熟区的适应性,设置深松、旋耕、传统翻耕、免耕4种不同耕作方式,分析耕作方式对土壤水稳团聚体、容重、含水率、土壤温度和植株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深松可分别提高0~10 cm、10~30 cm土层内粒径大于0.25 mm水稳团聚体的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增大,其中旋耕、深松分别降低0~10 cm、10~30 cm土层的容重,在0~20 cm土层免耕的容重最大,20 cm以下,旋耕、翻耕、免耕间容重的差异不明显;深松有较好的蓄水保墒能力,其中10~30 cm土层的效果最好,0~30 cm土层的含水率分别比翻耕、旋耕、免耕高2.5%、1.6%、0.4%;翻耕的土壤温度受气温影响的变化幅度最大,免耕的变化幅度和日平均土壤温度最小;深松可促进玉米前期的生长,免耕促进后期生长,且深松能提高冬小麦的产量。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2+71
+71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