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2 条
甘肃兴隆山主要森林类型凋落物累积量及持水特性
被引:83
作者:
魏强
[1
]
凌雷
[1
]
张广忠
[1
]
闫沛斌
[2
]
陶继新
[2
]
柴春山
[1
]
薛睿
[1
]
机构:
[1] 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2] 甘肃省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来源:
关键词:
兴隆山;
森林类型;
凋落叶;
持水率;
持水量;
吸水速率;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11.0367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2010年,采用野外实地观测与室内浸水法,对甘肃兴隆山6种主要森林类型(青杄林、青杄-白桦林、山杨-白桦林、灌丛林、落叶松林、油松林)林下凋落物的累积量、持水量、持水率和吸水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森林类型凋落物层累积量在13.40~46.32t·hm-2,为油松林>青杄-白桦林>落叶松林>青杄林>灌丛林>山杨-白桦林,且针叶林累积量高于阔叶林;半分解层累积量所占比例均高于未分解层.凋落物最大持水率为185.5%~303.6%,落叶松林最大,油松林最小,持水率与浸水时间呈对数关系;针叶林未分解层持水率均小于半分解层,而阔叶林则相反.凋落物最大持水量在3.94~8.59mm,为油松林>落叶松林>青杄-白桦林>青杄林>灌丛林>山杨-白桦林;持水量与浸水时间存在对数关系;半分解层持水量均大于未分解层.凋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存在幂函数关系,在浸水前1h内,吸水速率均直线下降,而浸水1.0h后吸水速率较小,且不同时段间变化较小;半分解层吸水速率高于未分解层.凋落物有效拦蓄量(深)为青杄-白桦林(5.97mm)>油松林(5.59mm)>落叶松林(5.46mm)>青杄林(4.30mm)>灌丛林(3.03mm)>山杨-白桦林(2.13mm).
引用
收藏
页码:2589 / 2598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