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芯片检测淋巴瘤中活化的细胞毒性细胞

被引:3
作者
陈琴 [1 ]
石群立 [1 ]
孟奎 [1 ]
周晓军 [1 ]
吴波 [1 ]
马恒辉 [1 ]
李军 [2 ]
刘镭 [2 ]
机构
[1]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病理科
[2] 陕西超英生物医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关键词
淋巴瘤; 组织芯片; 免疫组化; 穿孔素; 颗粒酶B;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3.1 [网状内皮系统肿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运用组织芯片及常规病理切片检测活化的细胞毒性细胞在各型淋巴瘤中的表达分布情况,为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份淋巴瘤标本制成的组织芯片中穿孔素、颗粒酶B的表达和分布情况,同时选择10份鼻自然杀伤细胞(NK)/T细胞淋巴瘤常规标本与组织芯片进行比较研究,10份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标本作为对照。结果:在60份淋巴瘤组织芯片中,发生在淋巴结内者48份,淋巴结外者12份。B细胞淋巴瘤42份,T细胞淋巴瘤16份(外周T细胞淋巴瘤10份、NK/T细胞淋巴瘤2份、T淋巴母细胞瘤2份及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2份),2份霍奇金淋巴瘤。42份B细胞淋巴瘤的瘤细胞均不表达穿孔素和颗粒酶B。10份外周T细胞淋巴瘤中8份表达穿孔素,9份表达颗粒酶B,阳性表达细胞均为非肿瘤细胞。芯片中的2份和常规10份鼻NK/T细胞淋巴瘤中均见穿孔素和颗粒酶B过度表达。T、B细胞淋巴瘤与NK/T细胞淋巴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穿孔素和颗粒酶B是鉴定活化的细胞毒性细胞的免疫标志物,可作为NK/T细胞淋巴瘤的诊断性标志物;其在T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反映了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机制。组织芯片技术具有高信息量、简捷、高效、实验误差小、重复性好等优点,可作为研究淋巴瘤的有用工具。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0+109 +10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组织芯片检测乳腺癌中E-cadherin表达的研究
    石群立
    周晓军
    孟奎
    马捷
    陈琴
    吴波
    陆珍凤
    盛春宁
    李军
    刘镭
    [J].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4, (02) : 144 - 147+197
  • [2] 组织芯片检测乳腺癌相关癌基因产物表达
    石群立
    孟奎
    周晓军
    陈琴
    吴波
    马恒辉
    陆珍凤
    盛春宁
    李军
    陈鑫
    刘镭
    [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03, (03) : 242 - 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