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新元古—下古生界海相烃源岩发育模式

被引:33
作者
张宝民 [1 ]
张水昌 [1 ]
边立曾 [2 ]
金之钧 [3 ]
王大锐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地质实验研究中心
[2]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3] 中国石油化学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中国海相烃源岩; 上升洋流; 缺氧事件; 热水活动; 干热气候-咸化静海; 湿润气候-滞留静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2 [油页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中国钻井及露头剖面海相烃源岩岩石类型、赋存形式、指相矿物和生物、沉积地球化学和有机相的研究,并借鉴国外海相源岩发育模式的研究成果,认为单纯强调"保存模式"或单纯强调"高有机生产力模式",均不能客观地解释和正确地揭示高有机质丰度烃源岩的形成机理.针对中国的地质实际,将新元古—下古生界海相源岩的形成机理概括为热水活动-上升洋流-缺氧事件、碳酸盐缓坡-上升洋流、干热气候-咸化静海、湿润气候-滞留静海4种模式.其典型实例分别为塔里木、华南及华北西南缘下寒武统欠补偿盆地有机相,塔里木塔中上奥陶统、上扬子下志留统碳酸盐缓坡灰泥丘有机相,塔里木、上扬子中寒武统蒸发澙湖有机相,塔里木西部中-上奥陶统、上扬子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闭塞欠补偿陆源海湾有机相.此外,将中国海相低有机质丰度沉积概况为广阔陆表海"消耗"-"稀释"和超补偿盆地"贫化"-"稀释"两类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塔里木盆地寒武纪—奥陶纪优质烃源岩沉积与古环境变化的关系:碳氧同位素新证据 [J].
张水昌 ;
R L WANG ;
金之钧 ;
张宝民 ;
王大锐 ;
边立曾 .
地质学报, 2006, (03) :459-466
[2]   中国海相烃源岩发育控制因素 [J].
张水昌 ;
张宝民 ;
边立曾 ;
金之钧 ;
王大锐 ;
张兴阳 ;
高志勇 ;
陈践发 .
地学前缘, 2005, (03) :39-48
[3]   河北张家口下花园地区新元古代下马岭组油页岩中的红藻化石 [J].
边立曾 ;
张水昌 ;
张宝民 ;
王大锐 .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05, (03) :209-216
[4]   塔里木盆地晚奥陶世良里塔格型生烃母质生物 [J].
张宝民 ;
张水昌 ;
尹磊明 ;
边立曾 .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05, (03) :243-250
[5]   河北张家口下花园青白口系下马岭组“红藻石”的发现 [J].
张水昌 ;
张宝民 ;
边立曾 ;
王大锐 .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05, (02) :121-126
[6]   塔里木盆地肖尔布拉克剖面下寒武统底部硅质岩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其沉积背景 [J].
于炳松陈建强李兴武林畅松 .
沉积学报, 2004, (01) :59-66
[7]   海底热水活动与海相富有机质层形成的关系——以华北新元古界青白口系下马岭组为例 [J].
孙省利 ;
陈践发 ;
刘文汇 ;
张水昌 ;
王大锐 .
地质论评, 2003, (06) :588-595
[8]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海相源岩中两类生烃母质 [J].
王飞宇 ;
边立曾 ;
张水昌 ;
张宝民 ;
梁狄刚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2) :96-102
[9]   从塔里木盆地看中国海相生油问题 [J].
梁狄刚 ;
张水昌 ;
张宝民 ;
王飞宇 .
地学前缘, 2000, (04) :534-547
[10]   似球状沟鞭藻化石重新解释早、中寒武世甲藻甾烷的来源 [J].
边立曾 ;
张水昌 ;
张宝民 ;
茅绍智 ;
尹磊明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0, (23) :2554-2558+2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