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7 条
三江源地区人工草地的生态系统CO2净交换、总初级生产力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29
作者:
吴力博
[1
,2
]
古松
[3
,1
]
赵亮
[1
]
徐世晓
[1
]
周华坤
[1
]
冯超
[1
,2
]
徐维新
[1
,2
]
李英年
[1
]
赵新全
[1
]
唐艳鸿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4] 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涡度相关;
总初级生产力;
净生态系统CO2交换;
人工草地;
青藏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为了揭示三江源区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人工草地生态系统(100°26′-100°41′E,34°17′-34°25′N,海拔3980m)的净生态系统CO2交换(NEE),该研究利用2006年涡度相关系统观测的数据分析了该人工草地的NEE,总初级生产力(GPP)、生态系统呼吸(Reco)以及Reco/GPP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CO2日最大吸收值为6.56g CO2·m-2·d-1,最大排放值为4.87g CO2·m-2·d-1。GPP年总量为1761g CO2·m-2,其中约90%以上被生态系统呼吸所消耗,CO2的年吸收量为111g CO2·m-2。5月的Reco/GPP略高于生长季的其他月份,为90%;6月Reco/GPP比值最低,为79%。生态系统的呼吸商(Q10)为4.81,显著高于其他生态系统。该研究表明:生长季的NEE主要受光量子通量密度(PPFD)、温度和饱和水汽压差(VPD)的影响,生态系统呼吸则主要受土壤温度的控制。
引用
收藏
页码:770 / 780
页数:11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