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流域地貌部位和土地利用类型对侵蚀产沙影响的Cs法研究

被引:8
作者
侯建才 [1 ]
李占斌 [1 ]
李勉 [2 ]
王民 [1 ]
机构
[1] 西安理工大学
[2]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响水滩小流域; 137Cs; 土壤侵蚀; 地貌部位; 土地利用类型;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7.02.010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大气核爆产物137Cs能够强烈地被土壤颗粒所吸附,是一种示踪土壤运移的良好示踪剂。通过对紫色丘陵区响水滩小流域不同地貌部位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剖面中137Cs含量的测定与分析,计算了流域各地貌部位、土地利用类型的侵蚀强度。研究得出该流域137Cs含量的背景值是1870 Bq/m2;流域内坡耕地、林地的年均侵蚀强度分别是4468 t/(km2.a)和1759 t/(km2.a);丘顶、丘坡和鞍部的年平均侵蚀强度分别是2125,4676 t/(km2.a)和3625 t/(km2.a),槽土和水田则是沉积区。分析结果表明地貌部位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侵蚀影响巨大,坡耕地是该小流域泥沙的主要来源。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3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川中丘陵小流域水土流失特征与调控研究
    张奇
    杨文元
    林超文
    赵燮京
    张建华
    陈一兵
    [J].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7, (03) : 39 - 46+58
  • [2] 利用放射化学及地球化学方法追踪德基水库集水区之泥沙来源
    庄作权
    [J]. 水土保持研究, 1995, (03) : 2 - 7
  • [3] 蒋家沟流域土壤侵蚀及泥石流细粒物质来源的137Cs法初步研究
    张信宝
    汪阳春
    李少龙
    张一云
    赵庆昌
    蒋锦江
    白立新
    严美琼
    吴丽萍
    [J]. 中国水土保持, 1992, (02) : 32 - 35+66
  • [4] IDENTIFYING RESUSPENDED PARTICLES USING ISOTOPE RATIOS
    CORNETT, RJ
    CHANT, LA
    RISTO, BA
    BONVIN, E
    [J]. HYDROBIOLOGIA, 1994, 284 (01) : 69 - 77
  • [5] Mapping soil erosion and accumulation with the fallout isotope caesium-137. Longmore M E,O Leary B M,Rose C W,et al. Australian Journal of Soil Research . 1983
  • [6] Erosion and deposition in a field/forest system estimated using cesium-137activity. Lowrance Richard,Sherwood M,Clarence Lance. The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