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15N标记对不同施氮方式甘蔗氮肥利用效率的研究

被引:9
作者
韦剑锋 [1 ,2 ]
罗艺 [3 ]
米超 [3 ]
蓝立斌 [3 ]
韦冬萍 [1 ]
梁和 [3 ]
机构
[1] 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
[2] 广西工学院
[3] 广西大学
关键词
甘蔗; 15N标记; 氮肥施用方式; 氮肥利用率; 氮肥偏生产力;
D O I
10.16035/j.issn.1001-7283.2012.01.019
中图分类号
S566.1 [甘蔗];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新台糖22号(ROC22)为试材,设15N标记尿素作基肥(5g/盆)(T1)、基肥(2.5g/盆)+分蘖肥(2.5g/盆)(T2)及基肥(1.5g/盆)+分蘖肥(1.5g/盆)+攻茎肥(2g/盆)(T3)3个处理,研究施氮方式对甘蔗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T1比较,T2、T3极显著提高了甘蔗尤其是蔗根和蔗叶对氮肥的利用效率,其中T3的氮肥利用效率最高;3个处理间甘蔗植株的氮肥偏生产力、吸收的肥料氮、氮素分配率及氮肥利用率等数值差异均达显著水平。氮肥以基肥+分蘖肥+攻茎肥施用最有利于提高甘蔗产量和氮肥利用率。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7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不同施氮方式对甘蔗生理生化性状的影响 [J].
蓝立斌 ;
陈超君 ;
米超 ;
罗艺 ;
梁和 ;
王爱华 ;
韦玉奇 .
南方农业学报, 2011, 42 (01) :26-29
[2]   15N示踪技术应用于甘蔗氮素吸收与分配的研究 [J].
杨声澉 ;
陈超君 ;
蓝立斌 ;
谭小丽 ;
梁和 .
广西农业科学, 2010, 41 (12) :1310-1313
[3]   中国主要粮食作物肥料利用率现状与提高途径 [J].
张福锁 ;
王激清 ;
张卫峰 ;
崔振岭 ;
马文奇 ;
陈新平 ;
江荣风 .
土壤学报, 2008, (05) :915-924
[4]   作物氮素高效利用研究与现代农业 [J].
王艳朋 ;
靳静晨 ;
汤继华 ;
胡彦民 ;
刘宗华 .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10) :179-183
[5]   应用15N示踪技术测定作物氮素的利用率及分配研究进展 [J].
杨声澉 ;
陈涛 ;
吴晓伟 ;
梁和 .
广西农业科学, 2007, (03) :291-295
[6]   旱地土壤硝态氮残留淋溶及影响因素研究 [J].
王朝辉 ;
李生秀 ;
王西娜 ;
苏涛 .
土壤, 2006, (06) :676-681
[7]   施氮量和底追比例对小麦氮素吸收利用及子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J].
马兴华 ;
于振文 ;
梁晓芳 ;
颜红 ;
史桂萍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6, (02) :2150-2155
[8]   几种长效氮肥对甘蔗的效应 [J].
黄玉溢 ;
谭宏伟 ;
周柳强 ;
黄美福 .
广西农学报, 2003, (S1) :76-78
[9]   施肥方法对改善肥料氮素运移及肥效的影响 [J].
赵世伟,陈国良 .
水土保持研究, 1996, (01) :179-184
[10]   甘蔗对涂层尿素的氮素利用率研究 [J].
李玉潜,谭中文,梁计南 .
化肥工业, 1994, (06) :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