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圈二号内生长在很高CO浓度下的几种植物光合能力的变化

被引:12
作者
蒋高明
林光辉
不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
[2] Biosphere
[3] EducationandResearchCenter
[4] ColumbiaUniversity
[5] POBox!Oracle
[6] AR
[7] USA
关键词
光合作用; 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 表现光能利用效率; CO2; 生物圈二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5.1 [植物营养、代谢与呼吸];
学科分类号
090302 ;
摘要
<正>植物对CO2浓度升高的响应表现在短期反应和长期适应两个方面。在短期反应方面:(1)光合作用起初随CO2浓度升高而得到促进;(2)但随时间的延长表现为光合强度下降。这种现象主要与实验控制条件如光照、水分、养分及植物的生长空间受限有关。因而在对全球变化引起的植物适应研究方面,进行长期反应即适应(Acclimation)实验研究更有意义。但目前所进行的有关研究,植物生长的空间仍很小,且对幼苗处理为主,不能进行较大植株(尤其是高大树木)的实验。生物圈二号建于1991年,占地面积1.28hm2,植物生长空间12.9×1014m3。原设计目的是为今后太空探险作准备,试图寻找适应人类生存的人工生态系统。但住人封闭实验后,CO2浓度升高很快。1991年6月为500μmol·mol-1,到1992年2月即达到2500μmol·mol(-1);1993年2月升至4000μmol·mol-1;以后CO2浓度维持在1000(夏季)~4000μmol·mol-1(春季)之间。封闭实验2.5年后即不再继续住人实验。但是,生物圈二号却提供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全球变化研究的理想场所。里面的植物生长在很高的CO2浓度里(平均>2200μmol·mol-1约4.5年,且大多从种子或幼苗开始生长。生物圈二号内有热带雨林、沙漠、萨王纳群落、红树林、海洋、农田等多种类型的生态系统,约1000
引用
收藏
页码:434 / 43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Increased capacity for photosynthesis in wheat grown at elevated CO 2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lectron transport and carbon metabolism[J] Dimah Z. Habash;Matthew J. Paul;Martin A. J. Parry;Alfred J. Keys;David W. Lawlor Planta 1995,
  • [2] Interactions between C3 and C4 salt marsh plant species during four years of exposure to elevated atmospheric CO2[J] W. J. Arp;B. G. Drake;W. T. Pockman;P. S. Curtis;D. F. Whigham Vegetatio 1993,
  • [3] Analysing the responses of photosynthetic CO2 assimilation to long-term elevation of atmospheric CO2 concentration[J] S. P. Long;N. R. Baker;C. A. Raines Vegetatio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