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技术应用场景和发展关键问题

被引:30
作者
张东辉 [1 ]
徐文辉 [2 ]
门锟 [1 ]
张树卿 [3 ]
卢嗣斌 [4 ]
机构
[1]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2] 深圳市南科燃料电池有限公司
[3]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
[4] 贵州电网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能源清洁化; 能源互联网; 储能; 仿真;
D O 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9.03.001
中图分类号
TM73 [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通信]; TK02 [蓄能技术];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080502 ;
摘要
[目的]储能是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支撑技术,能够提供调峰、调频等多种服务,是提升传统电力系统灵活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方法]综述了现有主要储能技术的特点,分析了电源侧、用户侧和电网侧应用场景下储能的作用和需求。根据应用现状,指出影响储能进一步发展应用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商业模式关键问题。[结果]最后从储能应用方角度提出应加强储能运行模拟、多重组合利用、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等建议。[结论]研究结论可为储能技术的应用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用户侧电池储能系统的成本效益及投资风险分析 [J].
潘福荣 ;
张建赟 ;
周子旺 ;
张兴 ;
郑旭初 .
浙江电力, 2019, 38 (05) :43-49
[2]   江苏电网侧电池储能电站建设运行的启示 [J].
李建林 ;
王上行 ;
袁晓冬 ;
雷震 ;
惠东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8, 42 (21) :1-9+103
[3]   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的火-储联合调度调频储能容量优化配置 [J].
贾燕冰 ;
郑晋 ;
陈浩 ;
严正 ;
王金浩 ;
常潇 .
电网技术, 2018, 42 (09) :2930-2937
[4]   未来电力系统储能的新形态:云储能 [J].
康重庆 ;
刘静琨 ;
张宁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7, 41 (21) :2-8+16
[5]   能源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力储能技术展望 [J].
李建林 ;
田立亭 ;
来小康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5, 39 (23) :15-25
[6]   储能技术在解决大规模风电并网问题中的应用前景分析 [J].
袁小明 ;
程时杰 ;
文劲宇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3, 37 (01) :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