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证可灸的探讨附视频

被引:4
作者
潘星星
何扬子
机构
[1]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科
关键词
热证; 灸法; 作用; 现代研究; 应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6 [针灸疗法临床应用];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灸法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已被很多的医家所推崇,但是对于热证可灸仍存在争议,实际上自古以来就有热证可灸的依据,现代的实验室研究和临床观察为热证可灸也提供了大量的依据,灸法的作用及其用于热证的机制还有待我们深入的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1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艾灸对实验性“阴虚”型动物的观察 [J].
杨顺益 ;
刘文辉 .
新中医, 1988, (06) :54-55
[2]   艾灸在热证中的应用 [J].
周秉真 .
针灸临床杂志, 2001, (11) :36-37
[3]   艾灸抗炎免疫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J].
唐照亮 ;
宋小鸽 ;
章复清 ;
侯正明 ;
陈全珠 ;
刘先华 .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3, (02) :31-35
[4]   廖方正灸法临证经验辑要 [J].
蔡定均 ;
付弋 .
辽宁中医杂志, 2004, (03) :244-245
[5]   冠心病痰热证候与炎症因子相关性探讨 [J].
吴辉 ;
洪永敦 ;
吴伟 ;
莫鸿辉 .
辽宁中医杂志, 2004, (07) :542-543
[6]   热证可灸论 [J].
魏稼 .
中医杂志, 1980, (11) :45-48
[7]   艾灸治疗高血压61例 [J].
陈作霖 ;
蒋桂素 .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1, (07) :30-31
[8]   艾灸关元对休克患者血压和指温的影响 [J].
杨日初 ;
奚永江 ;
潘维明 ;
叶强 .
上海针灸杂志, 1985, (01) :1-3